ZKX's LAB

朱元璋为什么收养那么多义子?

2020-11-06新闻21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朱元璋带兵攻下滁州后不久,他的姐夫李贞带着孩子保儿前来投奔,他的大姐已于两年前去世。朱元璋看到外甥十分喜爱,便收为养子,养在身边,改姓朱,改名为文忠,此时文忠十四岁,比朱元璋小十一岁。

朱元璋大哥朱兴隆的儿子朱文正和母亲此时也来投靠,朱文正比朱元璋小八岁,此时十七岁。

“驸马引儿来我栖,外甥见舅如见娘。此时孟嫂亦有知,携儿挈女皆从傍”(《御制皇陵碑》)。

除了外甥和侄子,朱元璋还收养了父母双亡、可怜无依的定远孤儿沐英。

收养义子是当时的一种流行做法,有不少人这么做。朱元璋陆陆续续收养了二十多个义子。

朱元璋收养孤苦无依的孩子为义子,让他们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由马皇后照料,孩子们有了相对稳定的居所,生活有了依靠。

十七岁时已父母双亡的朱元璋没有任何先天的资源可以倚赖 ,白手起家,一路发展到现在,完全依靠自身的努力打拼。

此时的朱元璋,和郭子兴的养女成婚后,尚未生子;父母、长兄、二哥、三哥、姐姐等亲人均已 去世,和他有血缘关系的男性只有年少的文正和文忠。

朱元璋乃一人之躯,统率数万人的队伍,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攻城略地,他需要骁勇善战的将领;掌控队伍,他需要信得过的心腹。

朱元璋队伍的发展需要人才,把自己的义子培养成才,不失为储备将领的良策。

朱元璋和这些孩子有着父子名分和亲情,利益也被绑定在一起。如果义子违背伦理道德、做出不利于养父之事,是有损自己名声的。

对于这些孩子而言,有了义子的名分,身份、地位自然会有些不同。朱元璋用自己的羽翼护住这些孩子,这些孩子长大后忠心耿耿,奋勇作战,不少人成长为非常优秀的将领。朱文正在洪都保卫战中抵御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进攻,坚守孤城八十五日。李文忠平定江南、征讨北元。沐英平定云南,镇守云南,沐氏子孙世代镇守云南,直至明末。何文辉参与平定江西、福建、陕西、四川。朱文逊在与陈友谅大军激战中战死。

随着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多,朱元璋派长大后的义子和将领一同驻守在各地,节制诸将。“太祖初起,多蓄义子。及长,命偕诸将分守诸路。周舍守镇江,道舍守宁国,马儿守婺州,柴舍、真童守处州,金刚奴守衢州,皆义子也”(《明史·列传·何文辉》)。周舍是指沐英,道舍是指何文辉,马儿是指徐司马,柴舍是指朱文刚。

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的,面对诸多需要处理的事情,往往感觉分身乏术。对朱元璋而言,义子如同自己的分身,通过对义子的安排任用,朱元璋以亲情为纽带增强自身的势力。

朱元璋从底层崛起,成长为一代帝王,自有其过人之处,有其独特的生存智慧。收养孤苦无依的孩子是善举,朱元璋自己也受益良多。

#明朝#朱元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