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敦煌汉简出土,找到失传古籍《急就章》,它退出历史舞台有个原因

2020-11-05新闻14

20世纪初期,在我国敦煌地区发现的一批敦煌汉简中,考古人员找到了一卷失传的古籍,名为《急就章》。该书的出现,立即引起了考古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称其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可此时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出现了,《急就章》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籍?它又因为什么原因而失传?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1907年3月27日,一位名为斯坦因的英国探险家打着考古的旗号,在我国新疆省玉门关附近发掘出一块长10英寸,宽1英寸的木牍,在确定其为汉代史籍竹简后,便在此地进行了进一步的发掘,很快便挖出了一大批汉代时期的竹简。

在此之后的若干年里,我国考古学家不断深入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考察居延汉代烽燧线上的古代遗物,发现汉简数量达11000多枚,专家将其命名为“居延汉简”。至1944年时,考古学家们再一次于敦煌西北的小方盘城附近发现汉简,故此人们在此后,便将疏勒河下游汉长城沿线的汉代简牍通称为“敦煌汉简”。

迄今为止在各地所发掘的秦汉简牍数量,已达到了65000枚左右,居全国出土简牍总量的5/6。敦煌汉简的研究意义甚是广泛,其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民族,交通等各个方面,其所处年代也是中国汉字极具根本性变化的关键时刻,汉简上的文字,能够很好地揭示汉字整体的演化过程,汉简上的内容,更能弥补历史上的诸多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在考古学家们对敦煌汉简进行清洗整理时却偶然发现,在这些极具历史价值的竹简当中,居然存在着一部早已失传的典籍——《急就篇》。《急就篇》又名《急就章》,是一本于两汉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最流行的童蒙识字教材。《急就章》的作者是西汉元帝时期的史游,相传此人原为少府属官,后成为皇帝近臣,主要职责就是负责朝廷书奏的传递。

《急就章》作为当时儿童的启蒙教材,其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姓氏名字,其中所罗列的姓名,鲜明地体现了战国以及秦汉时期的姓氏特点。第二部分则是服器百物,其中包括饮食、用具、虫鱼、音乐、人体、兵器、衣物、动植物、疾病,药物、礼仪等等,绝对称得上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备。第三部分则是朝廷的律令,包括官职、制度、刑法等等。

《急就章》书中三部分内容,全部都是由合辙押韵的语句写成,姓名部分多用三言,主体则是七言句。书中自述共2144字,包含130多的姓名、400多种器物、100多种动植物、及60多种人体部位和器官,几乎涵盖了汉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当时古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对理解力较低儿童的启蒙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帮助作用。

不过有趣的是,如此一本经典著作,居然在唐代中叶之后便彻底失传了。究其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书中内容本体的局限性。据史料记载,在汉朝至唐朝中叶时期,《急就章》的适用人群非常广泛,无论是儿童、边吏、戍卒和工匠等,都曾系统学习过该书。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也能得出一个结论,《急就章》本身的内容只适用于封建王朝中的下层阶级,难以与上层贵族阶级的教育思想产生共鸣,大大限制了王朝的进一步发展。

在唐代中叶之后,统治者开始有目的性的撤换《急就章》,取而代之的则是南朝梁武帝时期出现并流传的《千字文》。自此之后,《急就章》便开始缓缓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了真正的历史。

令人高兴的是,考古学家们在国外博物馆中又发现了许多保存完好的《急就章》简牍,它们同样出自于敦煌汉简,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始作俑者正是当初的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

时至今日,在我国考古学家的积极运作之下,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竹简已经重新回到故乡,供考古人员们整理考证,相信不久之后,《急就章》全篇也将彻底恢复全貌,为我国历史古籍宝库重新增添了新的元素。

#考古盗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