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海瑞一生清廉没能挽救大明,张居正半生贪腐却主导了万历中兴

2020-10-31新闻26

俗话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如果国家陷入危机,那么就跟医生给人看病差不多。

治病救人要对症下药,扶危救困、中兴社稷,更应该是对症下药。

从嘉靖时期开始,明朝面临的问题在于财政严重赤字、官吏效率低下、兵备废弛,因此张居正主持“万历新政”,进行全面改革,提升明朝国力,出现了“万历中兴”的局面!

张居正主持变革的最重要两个手段就是“考成法”和“一条鞭法”。

张居正认为“核吏治”是改革的关键,毕竟改革政令需要人来执行,把人抓住了,政令通达,一切才能顺畅。

面对明朝当时“上之督之者虽谆谆,而下之听之者恒藐藐”的拖拉现象,张居正提出“考成法”,明确各个官吏的职责。

这样就形成了以六部控制地方,以六科监督六部,以内阁管控六科,一整套的管理机制,对于发布的政令,层层考核监督执行,做到令行禁止心中有数。

“考成法”的责任明确,赏罚分明,保证了朝廷政令的“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确保其他各项改革举措的有效执行。

在政令通达之后,张居正开始大力推行“一条鞭法”,虽然“一条鞭法”不是张居正提出的,也不是他首先主政推行的,但是却是在张居正的强力推行下,在全国实行的。

因为要从田亩收取赋税,所以“一条鞭法”要求必须重新丈量天下的田产,这就限制了各地侵吞田产、贪得无厌的豪族的利益。

“一条鞭法”从嘉靖四十年就开始试运行,但是一直到万历六年才开始全国丈量土地,经历了近二十年,可见阻力之大,终于在万历九年,才在全国通行“一条鞭法”!

张居正主持的“万历新政”,将大明王朝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改革之前,太仓存银仅有130万两,仅够三个月开支,京仓存粮也仅够两年使用。

改革之后,国库结余达五六百万两,国库存粮达到1300多万石,足够朝廷使用十年之久,张居正的改革成效卓著,远远超过了文官吹捧的“弘治中兴”。

海瑞从出任淳安知县开始,就开始在施行清丈田亩,均平赋役的制度,但其实这不是改革,只能视为是一种打击豪强,爱护百姓的政策。

徐阶主政的隆庆初年,海瑞被外放到应天担任巡抚,此时朝廷已经在部分地区试行“一条鞭法”。海瑞到任后,大力推行清丈土地,打击豪强兼并土地。

但是海瑞这个人,清廉是清廉,但是有时候也是矫枉过正,在应天巡抚任上,就被奸诈的刁民,抓住他憎恨豪强的特点,到他这里诬告,当时有不少世家大族被海瑞给冤枉了。

这些是海瑞为官任上的一些主要施政举措,然后我们从他的一些奏疏中来看看海刚峰的政治主张。

不论是海瑞给嘉靖的《治安疏》,还是张居正病逝后,海瑞给万历的上书,列举朱元璋的法规,惩处贪官污吏和不称职的官吏,以及请求恢复屯田、盐运的实物收税,都表明了一个主张,那就是“复古”和“祖制”。

1、就政治主张来说,食古不化终究是没有市场的

从海瑞的施政和奏疏中,提到的大都是太祖祖制和法规,但他却看不起,真正把大明朝带入深渊的,就是朱元璋的祖制。

时代在发展,明初面临的环境和两百年后的嘉靖、隆庆、万历时代,面对的环境肯定不一样,所以海瑞这种一味地要求恢复祖宗法规的主张,自然要被遗弃的。

明史记载,海瑞有三妻、两妾,世人都认为海瑞家贫,他自己也不收受孝敬和贿赂,仅凭着他一年二三百两的俸禄,养活得了,这一家数口人吗?

恐怕他也是家里小有余财,才能支撑他站着说话不腰疼,他要恢复的祖制,恐怕是大家都得饿死。

2、做事先做人,海瑞锋芒毕露,把同僚都逼走了,谁给干活呢

海瑞清廉刚正,手段凌厉的名声,各地的官员早就知晓了。所以他出任应天巡抚后,手下官吏一大片辞职不干了,而且商贾富豪之家,也隐藏财富,怕被海瑞收拾。

同时,规定公款开销额度,裁减邮驿接待,所以很多从外地返京、或者赴任的士大夫、官员都不愿意经过他的辖区。

而且还受理奸民的刁状,惩罚良善的富家大族,把人都得罪到这种地步了,做事又怎么能获得大家的配合呢?反观张居正,推行“考成法”和“一条鞭法”,这些也都是得罪人的事,但是张居正就给大家留下了一点空间。

“考成法”要求各地官吏限期补齐九成拖欠赋税。“一条鞭法”在实行时,也默认了“火耗”的存在。

将贪腐限制在可控范围内,打击大奸大恶,给大家留一条活路,这是张居正改革虽然有反对之声,但是却依然推行有力的原因。

3、能办实事,永远是改革的第一要务

当时的明朝面对的严重财政危机,归根结底并不是没有钱,而是朝廷收不上来钱,可以说遍地是钱粮,而朝廷收上来的寥寥无几。

现在黑明朝的很多,但是却没有看到明朝高度发达的商业活动,从塞北到南洋,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发达到蒙古人都不愿意侵扰了,专心做生意吧。

其最主要原因,是人事的问题,尸位素餐的官员太多,行政效率极其低下,都是能拖就拖,能少干就不干,各种推诿,盖一个章,让你跑十个部门。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张居正首先实施“考成法”,提高了朝廷和地方的办事效率,使得政令通行,赋税及时收缴。

认为改革能够取得成效,最主要的还是依靠“考成法”,让天下官吏,开始办实事了。

4、“贪官”未必都是贪财贪利的,还有一种贪名的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在被司徒王允杀害之前说,董卓贪利,王允贪名,都是一丘之貉。

大明朝有成千上万的举人官,最聪明的那个一定是海瑞,举人走向高官,在明初都少见,更不用说是人才济济的明朝中叶了。

举人官最高也就能走到四品的佐官或者是虚职,像海瑞这样的能做到右佥都御史,出任应天巡抚的,都是祖坟冒青烟了。

海瑞为什么能做到呢?就是因为他两袖清风、刚正不阿的名声,很多人花钱给他升官。大骂嘉靖的《治安疏》,让满朝清流打呼过瘾啊,引为知己,很快就从六品官蹿升上来了。

张居正死后,万历都想接着海瑞的名声,给自己炒作一下,火速提拔海瑞为南京吏部右侍郎,这可是直接跨进正三品啊,可以说声名远播的清正名声,为海瑞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最后扒一扒海瑞的黑历史,海瑞刚被赦免,官复原职,就召集参与徐阶和高拱的争斗,狂喷高拱罪恶深重,太着急站队了吧!

徐阶是什么货色,徐家是松江府最大的地主,淳安距离松江可没多远,海瑞会不清楚吗?这就开始为徐阶说话了,“笔架山”痛恨豪强的志气去哪里了。

出任应天巡抚后,徐阶致仕,海瑞在应天执行“一条鞭法”,据称把徐阶逼得想宰了他,赶紧给张居正写信把海瑞弄走。

万历初年,张居正主政,辞职回家的海瑞,给张居正写信想出来做事,张居正派御史看望海瑞,他还把家里唯一的老母鸡杀了招待御史,想出仕的热情很高啊。

种种这些,都说明海瑞并不是一个纯臣,他其实是怀有太多想法和私心杂念的,有人喜欢,想利用,自然就有人讨厌,不买账,所以海瑞注定了沉浮起落的仕途。

#明朝#张居正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