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为大家介绍过麦粒灸之后,今天再为大家介绍另一个艾灸的方法—疤痕灸。本疗法是指用黄豆大小或枣核大小的艾柱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过烫伤后产生化脓现象,并结为疤痕,以此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疤痕灸的操作方法。在安放艾柱之前先在穴位上涂抹些大蒜液或是凡士林,可增加对皮肤的粘附作用和刺激作用。安置好艾柱之后,即可点燃。当艾柱烧近皮肤,病人感到灼痛时,可在穴位周围用手拍打以减轻疼痛。
艾灸完1壮后,以纱布蘸冷开水涂抹干净所灸的穴位,再依法续灸,一般可灸7-9壮(计量单位,每点燃一个艾柱施一次灸为一壮)。灸完后可在灸穴上敷贴膏药,每天换贴1次。数天后,所灸穴位处逐渐出现无菌性化脓反应。如果脓液过多话,应该勤换膏药,约经过30-40天左右,灸疮结痂脱落,局部皮肤处留有疤痕。
本疗法适用于哮喘、慢性肠胃病、体质虚弱、发育障碍、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我们先来看治疗哮喘的方法:取第一组穴位膻中穴、定喘穴,以及第二组穴位肺俞穴、丰隆穴。两组穴位交替灸,先蘸少许凡士林涂抹在穴位皮肤上,将麦粒大小的艾柱黏在穴位上,点燃,灸完1壮,再续灸1壮,一般可灸7壮。灸后,穴位处先起泡,破溃,接着出现化脓反应,则应该勤换纱布,保持灸疮的干净,30天左右灸疮结痂即可自行脱落。对于慢性肠胃病的治疗,可取中脘穴、足三里穴、上巨虚穴,治疗的方法同上。
虽然本疗法治疗效果明确,对某些疾病能起到其他疗法无法达到的效果,但因为操作要求较多,灸后会给病人留下疤痕,因此,真正使用的话应该非常谨慎,注意灸治后所引起的伤口感染,不要在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使用疤痕灸疗法等。另外,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也不使用本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