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唯一一个没有昏君的王朝,皇帝个个勤政,他们是如何教育皇子的

2020-10-31新闻13

从秦始皇嬴政登基到宣统溥仪退位,中国封建2132年的历史,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559位帝王,唯一一个没有昏君的王朝,皇帝还个个勤政,这个王朝就是大清王朝。

清朝从努尔哈赤开始到光绪结束,这10位皇帝,都非常的勤政,没有出现过不上朝、沉溺于后宫的事情,在整个历史的发展中,这是难得可贵的,那么清朝皇帝是如何教育皇子的呢?让我们一块来看一下。

努尔哈赤雕像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到清崇德八年(1643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带领着满族的巴图鲁,打下江山基业。这些满族的巴图鲁,有的20多岁就能统帅大军。正是因为清朝的祖先靠武力统一东北,为统一中原打下坚实基础。

一直到顺治皇帝入关,顺治皇帝对皇子的培养,主要以孔孟为基础,顺治皇帝还亲自撰写了《御制资政要览》,顺治皇帝还从历代的经史著作中,辑录有关政事的论说,顺治主要教育子孙齐家治国之方。顺治还设立翰林院,皇子的教育主要由翰林院负责。

顺治皇帝雕像

康熙对皇子的教育更重视,就拿胤礽来举例。康熙特别疼爱胤礽,在胤礽一岁的时候,就把他立为皇太子。胤礽四岁的时候,康熙亲自教他读书写字。为了重点培养胤礽,在胤礽六岁的时候,请大学士张英、李光地来教胤礽。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胤礽14岁,康熙为他读书的书堂地方赐名“无逸斋”,并让达哈塔、汤斌为胤礽的老师。胤礽每天早上五点到七点,背书要背120遍。九点到十一点,胤礽要学习满文、汉文。十一点到一点,用膳以后,还要继续背《礼记》。

康熙皇帝

下午一点到三点,胤礽要扣弦射箭。三点到五点,康熙要检查胤礽的功课;五点到七点,胤礽要练习射箭。根据清朝官书记载,胤礽读书寒暑不断。即便是骄阳似火,也不善羽扇,不解衣冠。坐在案上,伏案学习。

康熙对皇子们的教育多偏武,《康熙圣思录》记载:“八旗子弟不可习汉而忘满”,“以射垂训观德不可废止。”康熙认为:“我朝祖宗开创以来,弧矢之利以威天下,伐暴安民,平定海内。今朕上荷祖宗庇荫,坐至升平,岂不可一日不事讲习。故朕日率尔诸皇子及近御侍卫人等,射侯射鹄,备仪备典。”

康熙皇帝的目的在于,一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面对满汉民族文化的日渐交融时所保持的危机意识。多读圣贤书的同时,不要忘记马上功夫。

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登基以后,为了教育皇子。在乾清宫左侧设立上书房,雍正亲自题写楹联: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雍正规定,皇子6岁的时候就进入上书房接受教育。满汉大学士当帝师,课程主要学习满蒙汉语言文字和儒家经典。

到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反对皇子以文字相往来,特颁布上谕:“嗣后八旗满洲,顺以清语骑射为务,如能学习精娴,朕自加录用,初不在其学文否也,如有与汉人互相唱和,较论同年行辈样来者,一经发觉,决不宽待。”

乾隆皇帝

到了嘉庆皇帝,嘉庆皇帝告诫子孙:“词章之学,本属末节,况我朝家法相传,国语骑射,尤当勤加肄习,若竟以风雅自命,与文文学士争长,是舍其本而务其末。”嘉庆帝对皇子教育依然十分重视,但是没有突破之前的规矩。

同治帝读书比较让人操心,同治帝从6岁到16岁之间,上午到养心殿陪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下午要到弘德殿读书,同治帝主要学习拉弓、蒙古语、清书、汉书;读书之暇,同治帝还要和老师讨论,以古证今。

翁同龢在《翁文恭公日记》描述了同治帝读书的情况:“是日读书微倦,略有戏;是日精神不聚;卯正上至,读不甚勤,数进诤言;是日上读书尚勤,惟多嬉笑;是日上读无倦容,无嬉戏。”看起来皇帝不好好读书,这些帝师们也非常着急。

光绪皇帝

然而四岁就入宫的光绪帝,学习就非常刻苦。光绪帝不光读中国文学,还看外文译作。光绪皇帝还酷爱音乐,能够演奏很多乐器。德龄公主在《清宫二年记》记载:“光绪是一个好学、聪明、有思想、有抱负的青年皇帝。”

清朝统治者要想长治久安,必须处理好满汉文化冲突。清朝初期主要是重武轻文,到了鼎盛时期教育皇子文武兼备,皇子们自身的素质决定了清朝每个阶段的国运兴衰。由于清朝对皇子良好的教育,使得清朝没有昏君,皇帝个个勤政。

#康熙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