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成年人:我可以选择不出“圈”吗?

2020-10-31新闻14

原标题:成年人:我可以选择不出“圈”吗?

自从Noel Tichy提出三圈理论,跳出舒适圈的这种鸡汤文就多起来了。越来越多的人也在周围那些看起来很成功的人士的洗脑下,争先恐后地逼着自己走出所谓的舒适圈,去“学习圈”、“恐慌圈”, 待在舒适圈似乎真就成了不上进的表现。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图片来源:网络

在我看来, 关于舒适圈和非舒适圈,其实是两个非常个性化的概念。

跳出舒适圈,放弃安逸生活,在一些人看来就是失败。

但是,对于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人来说,失败也只是成功的开始而已。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潜在的能量,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小宇宙。

只是人生的路越是走得久,它燃烧的企盼似乎就越来越渺茫。

图片来源:网络

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有的追求稳定,立足于舒适圈,也可以理解。

对于大部分人里的一部分人而言,舒适圈才是他们真正的核心竞争区,做擅长的事才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正所谓,一个人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工作一个小时,要顶能力圈之外的100个小时。

图片来源:网络

这倒也不是说鼓励大家都不要走出舒适圈。

有的人不满足现状,要想走得更远就走出舒适圈,那也是必然。

曾经听一个朋友说他们家有个亲戚辞去了当时在全家人看来是“金饭碗”的工作,大家都觉得他疯了,眼看的北京户口到手了,世界五百强企业、弹性工作制、刚入职就月薪1w,这在家里人看来就是到顶了,跳出这就再找不到更好的了,只会自讨苦吃。

辞职后的他顶着巨大的压力,每天去书店自学cscp,一天十个小时,很累。不过一个半月后,他考过了。然后用更上一层的证书,获得了更上一层的工作。四年后,他凭借着优秀的工作经历和老板的推荐信,成功被哈佛商学院录取。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走出舒适圈并不是盲目地去跳坑,去投资自己完全不懂的行业,还美其名曰:“跳出舒适圈,活得更有价值。” 最后呢,掉在坑里爬都爬不出来。

之前有个朋友学建筑,毕业以后每天都往工地上跑,搞得自己灰头土脸的,他就特别羡慕他那些做设计的同学,觉得整天在办公室坐着,风吹不到雨淋不着的。

于是他报了个设计班,利用业余时间学了学PS,他自认学有所成,辞掉了建筑的工作,心想着终于可以不用跑工地了,没想到去了一家小公司,干了一个礼拜就辞职了,最终无奈又回到了建筑行业。

盲目转行,不仅要面对降薪的落差,还有对前途未卜的恐惧感。

图片来源:网络

走出舒适圈意味着很多的“从零开始”:

不擅长的领域,不熟练的技能,不通恰的人脉……

当你决定好走出舒适圈,就一定要全力以赴,

半途而废、边走边看的行动势必做不出什么成绩。

永远记得,所有的成功都需要日积月累,脚踏实地的过程。

鸡汤虽多,入口要慎,千万别在贩卖焦虑的人那里失了初心。

所以,如果你身体、心理各方面都没做好走出舒适圈的准备,就盲目跳出当前的圈子,只会让你愈加迷茫,困惑而不知所以为。

图片来源:网络

而待在舒适圈,也并不就等于自甘堕落。

生命本身就处于流动之中,舒适圈的边界也是处于变动之中的。

随着生命力的增强,舒适圈的范围也会随之扩大。

比如一个生命力虚弱的人,可能会觉得在床上躺尸是最舒服的;

而一个生命力旺盛的人,则会认为有目标有计划地做点事情是最舒服的。

生命自身是有内在驱动力的,只要不被破坏,在这种内在力量的驱动之下,生命就如同向阳而生的植物一样,根本不存在懒惰成性和自毁前程的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一个内向的学霸来说,他可以在大学把自己的专业深挖到极致。因为他的骨子里热爱学习,所以他可以待在自己的舒适圈中,静静地为日后的考研升学做准备。

对于一个热爱社交的人来说,他可以在大学中扩展他的人脉,就算大学绩点不是特别拔尖,对他的未来也没有太大影响,毕业后也依旧可以召齐几个好友一起创业。

而对于一个热爱游戏的人来说,他可以尝试去做一个up主,尝试出各种各样的游戏攻略或者游戏体验视频。

(例如:老番茄,徐大虾等)

他们都是在为未来作铺垫,也没有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图片来源:网络

别唯唯诺诺,更别没主见地人云亦云,

也别盲目走出舒适圈。

勇敢做自己,这个对于当下所有人都胜用。

待在舒适圈里,就像是吃完一顿饱餐,关上家里的大门,窝进沙发里舒舒服服追一部肥皂剧;

走出舒适圈,就像是关上自家大门,走进风暴里,内心为可以实现自我而感到喜悦与激动。

图片来源:网络

待在舒适圈的人知道怎样可以让自己稳妥;

而走出去的人,得知道要为自己做些什么。

你可以不“出圈”,但你不能不成长。

作者 | 张雯婷

编辑 | 张雯婷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