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陈桥兵变:看似儿戏般轻松,实则凶险无比,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2020-10-30新闻15

(28)一个王朝的诞生

昨天写了,陈桥兵变赵匡胤事先并不知情,然后就有人说我,昧着良心是不是拿了钱了,宋朝都亡了七八百年了,我去拿哪儿钱去呀。

拿钱这种事,人人都想,这个倒是古今中外人性最共通的地方,其实最本质的也不是钱,而是大家都想过上好生活,趋利避害这些是人最核心的本能。

正是这种本能促使着很多事情的发生,比如说陈桥兵变,其实对于陈桥兵变我一直都有一个疑问, 那就是时间问题。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什么时间,这可是中国的另一项传统,春节。

就在这一天,七岁的后周皇帝柴宗训迷迷糊糊的被带进了大殿,看着非常隆重的意识在他面前上演,他只是做好一个演员,该点头是点头,该端坐时端坐,下面的热闹跟他无关。

这一天可是春节呀,大家都喜气洋洋的,只不过朝堂上突然传来急报,说契丹入侵必须要马上出兵北上御敌。

这个时间其实也为后面的士兵造反做了铺垫,大家都想跟家人团聚的时候,却偏偏这个时候,要去出兵大战,每个人的心里肯定是一肚子火。

就这样,正月初三大军开拔,到了晚上大军夜宿开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就这样士兵中开始有异动了,因为白天的时候,有很多人都说看到了两个太阳。

再加上点检做天子这样的谶语一直在军中流传,于是有人开始躁动不安,怎么会看到两个太阳呢,这不是在胡扯吗。

人这种动物,极容易被情绪感染,你看个电视剧都能看到哭的稀里哗啦,况且你还明知那东西是假的,所以当有人说看到两个太阳困惑不已的时候,慢慢的大家就都信了。

之后军中就开始传出了,“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这样的话,群情激愤,然后大家去找了赵普和赵匡胤。

是的,他们没有直接去找赵匡胤,大概是觉的直接去找主帅不妥,所以先去找他两个最亲近的人,之后的事情很顺利。

在职业军人盛行的后周,只要是兵龄超过十年的,就知道这一幕是怎么回事,当年郭威也是被这样拥戴成为皇上的。

喝醉的赵匡胤仓促间被人披上了黄袍,赵匡胤看到情势如此凶险,也就只好同意做皇帝,这里不去纠结各种细节来说明,赵匡胤到底是不是被逼或者被迫的,只是说一下,当时的历史情形下,这种被迫的情况是极容易发生的。

这也就是我一直坚持的观点,就算是谎言也是有价值的,一个时代的谎言很能反应那个时代的风貌,这次兵变完全仿照郭威的版本,但千万不要忘了,郭威差点失去对士兵的控制,因为他必须要兑现,士兵的愿望,回去之后对富饶的开封城劫掠一番。

(29)兵变的动力

相比于赵匡胤自己做皇帝的动力,下面士兵造反的动力更强,至于原因嘛,就是简单地利益问题,一句奇货可居就能解释,他们就是把造反后的新皇上当做是“奇货”。

这种事情五代很多,以下都是成功的例子:

公元926年,后唐无赖军士皇甫晖劫持军将、小校不成,最后又劫持赵在礼。赵在礼“被拥戴”中,成为后唐叛帅。公元926年,后唐李嗣源“被拥戴”为帝。公元934年,后唐李从珂“被拥戴”为帝。公元951年,后周郭威“被拥戴”为帝。公元960年,赵匡胤“被拥戴”为帝。

怎么样,是不是看的眼花缭乱,失败的也很多,为了避免高程流水账,就不一一例举了,这就是古人总结的古代时期霍乱的根源,权反在下,下凌上替,祸乱相寻。

有点文绉绉看不懂的话,举个例子就你明白了,日本爱学中国,就连士兵以下犯上这一点也有点像五代时期的中国。

张作霖被杀完全不符合当时日本军队高层和政府高层的意思,纯粹是当时下级军官自作主张干的,当时的日本首相犬养毅跟张作霖私人关系非常好,还曾经救过张作霖的命,就这都无从知道张作霖要被刺杀的计划。

更搞笑的是,他很快也被刺杀了,如果你对小日本没兴趣不感冒,那没关系,干脆说一个教科书上讲过的事情好了,黎元洪被迫当上起义领袖的事情,这可是在课本里学的。

这是板上钉钉的,下级士兵胁迫主帅的事情,理解了这个,再去看赵匡胤当时“固辞不受”,是不是觉的真实性有多了一分呢。

起因其实并不那么重要,因为赵匡胤的江山就是欺负孤儿寡母得来的,说这么多,只是想弄清楚历史迷雾中,赵匡胤的形象,这直接决定了后面的很多事情。

简单来说,赵匡胤是个敞亮人儿,他不搞阴谋诡计那一套,跟司马懿完全是两种人,按照规矩士兵们进城是要劫掠一番的,要不让拥戴你干什么。

但是太祖的态度和坚决,你们既然拥戴我,就要听我的,大军进城秋毫不许犯,这是最基本的,而且还有两条,这更能看出赵匡胤的智慧和人品,不得杀害后周皇室,不得凌辱后周大臣。

为什么要特意说这些,因为这些都是人性中最卑劣的部分,无论新任君主的人品道德怎么样,人群中总有想要去表忠心的,杀害前皇上和前大臣,是很多人表忠心的手段。

杀了之后,作为新皇尽管不愿意,但是你有没法明说,赵匡胤自己光明磊落,但也能看到人性的幽暗,所以特意说了这两条,算是与士兵约法三章。

韩通就是莫名其妙被杀的,前面已经讲过,而杀死韩通的王彦升后来太祖皇帝也没有重用他,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明确的下令禁止杀害后周大臣,不知道有多少类似于王彦升这样的人,因为中国从来最不缺的就是投机分子。

比如下面要出场的这个小人物,他几乎让赵匡胤坐实了阴谋造反的罪名。

(30)守规矩的皇帝

乱世嘛,那肯定是谁的拳头大谁就说了算,这是最基本的底层逻辑,但是也有枝干上的差别,而且这种差别将来会结出不同的果实。

五代时期,从郭威的后周开始,就已经显示出新迹象了,郭威搞了一个禅让,赵匡胤也搞一个,尽管谁都知道江山是拿拳头得来的,但规矩还是得遵守,尽管你有破坏规矩的能力。

赵匡胤相信询问了宰相范质禅让的流程,在此之前作为后周最后的骨气,范质曾呵斥赵匡胤,世宗尸骨未寒,你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情来。

很多书籍都记载了,当时赵匡胤痛哭流涕的情形,这里的苦是太祖的真情流露,可能它真的觉的对不起世宗皇帝,但事已至此,你让他又能怎么样呢。

该禅让的还是要禅让的,当程序进行到关键时刻,却突然发现没有禅让诏书,正当大家面面相觑的时候,翰林学士陶谷慢慢晃悠悠走了出来,陛下禅让诏书在此,而其还是皇帝写好交给微臣的,史称“出周恭帝禅位诏书于袖中”。

这个赵匡胤能说什么呢,只能说老子说了太对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时候就算新皇对于投诚的事情不满,也是无法直接表达的,这就是做皇帝的众多无奈之一。

宣读完禅让诏书,这是后周的最后一份文件,从此后周不复存在,一个崭新的王朝诞生了,宋朝这个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封建王朝从此拉开了序幕。

可是做了皇帝的赵匡胤一点都不开心,因为他被一个问题困扰着,如何解决五代以来走马灯似的换皇帝的情形呢,为此他又经常喝酒,因为太祖皇帝爱喝酒是出了名的。

有人会说,喝喝喝,喝酒能解决问题吗,这场景在市井小民甚至是现在社会都经常会出现,但赵匡胤很神奇,他有力的反驳了这句话,喝酒还真的能解决问题。

下一节,我会给你讲一个,跟之前不太一样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