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这种疾病,“懒人”更容易得……

2020-10-30新闻3

2020年10月29日,

是第15个“世界卒中日”。

今年国家卫健委脑防委提出的主题是——

医体融合,预防卒中

口号是——

科学运动,健康生活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补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通常分为

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

出血性脑卒中(即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两大类。

脑卒中是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可导致

肢体瘫痪、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

等症状。

如何识别“脑卒中”?

“中风120”是一种适用于国内的迅速识别脑卒中和即刻行动的策略:

1 看: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 查:查2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3 听:0(聆)听讲话是否清晰

如何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减少脑卒中发病以及复发的关键。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是指

疾病发生前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包括生活习惯调整和药物调整。

生活习惯调整包括:

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饮食;戒烟限酒。

药物控制包括:

通过药物对疾病进行干预,如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以及房颤等的药物干预。

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是

预防已有脑卒中症状或已发生脑卒中的患者再次发病,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降低血栓风险,以及对血管狭窄、动脉瘤、烟雾病等进行手术干预,预防脑卒中的再发。

科学运动的益处?

国内外研究表明适量运动不但有助于保持健康的体重,还能够降低患者高血压、中风、冠心病、2型糖尿病、结肠癌、乳腺癌和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的风险;适量运动还有助于调节心理平衡,有效消除压力,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改善睡眠。

科学运动的原则和要求

01

# 自觉愉快

在家体会劳动的乐趣;外出增加步行的机会;工作避免久坐不动

02

# 循序渐进

运动持续时间:从每次5分钟逐渐增加到30分钟;

每周运动次数:从1次逐渐增加到5次

03

# 适量适度

5-17岁:每天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每周3次较高强度运动;

18岁以上: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每周2天大肌群抗阻运动;

老年人:每周至少3天提高平衡能力和预防跌倒的活动

04

# 确保安全

携带必要的物品;做好辅助运动和自我保护;注意运动强度和环境

05

# 持之以恒

运动需要经常、反复、持久地进行,才能逐步取得进展。即使已经取得效果仍需巩固,中断运动效果也会衰退,应不断强化

“脑卒中”患者如何康复?

脑卒中患者经常存在各种后遗症,包括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清等,严重影响生活,及时的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后遗症的恢复至关重要。越早的康复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处理将会越理想。

肌力增强训练

肌力增强训练,是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受神经支配的肌肉需要代偿那些瘫痪肌肉的功能,所以必须做那些正常情况下不用做的动作。

肌肉的柔韧性和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

肌肉牵张是康复中另一个关键部分,其对柔韧性的要求高于一般所具备的水平,涉及到很多活动范围内的功能活动。

功能性训练

单纯的肌力增强或肌肉牵张的训练很大程度上都不会提高患者的功能,所以功能性训练要结合亢奋训练计划进行。要经常参加集体活动或独自活动的训练。

中药康复治疗

对半身不遂者,在软瘫期多使用有益气活血通络作用的补阳还五汤加减;在硬瘫期多用有养血平肝熄风活络作用的四物汤合天麻勾藤饮加减。对语言障碍者,常用有祛风化痰作用的解语丹加减;肾虚者合用左归饮加减。老年痴呆者,常用益脾肾补脑髓化瘀豁痰开窍的河车大造丸合安脑丸。在药物的加减选用和每味药的用量方面我们都有新突破,这是疗效高于传统用药的关键所在。

针灸康复法

除用常法取穴外,我们多采用针刺某些特效穴确能提高疗效,如下肢瘫软针隐白、肩关节不能活动者针对侧“中平负”,腿不能提起者刺“提腿负”、颈部无力者针“筋缩”等。在针刺手法上,要求每针都能出现酸痛胀或定向走窜的感觉,对有些穴位,如软瘫针隐血时应让患肢出现抽动抬腿动作则疗效会明显迅速。若配合灵龟八法按时取穴法往往会出现奇效。由于采用了不同于传统取穴的特效穴法和特殊的针刺手法,使残肢功能的恢复上了新台阶,甚至使原来都认为不可能站起来的瘫痪患者上下楼梯、出入家门。

#心脑血管#中风#高血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