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频繁检查、随意检查、重复检查、多部门多头检查的问题,企业反映很大,我想问一下,在对市场主体监管方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情况执行得怎么样,下一步怎么办?”“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是否存在对中小企业惜贷、压贷,甚至是抽贷、断贷的现象?”“在用地规划和政策把控上如何为企业提供便利,优化投资营商环境?”……
一言一语谋发展大计,一问一答显监督力量。10月28日上午,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专题询问。会上,16名人大代表聚焦企业群众关心之切,直击要害,面对面询问40个政府部门负责同志,直击我市营商环境短板,推动我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这是本届市人大常委会继全市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题询问后,连续第3年开展专题询问。
“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是落实省委、市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目的就是要从这些问题和现象中找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短板、弱项,通过整改落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效能 。”问询伊始,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唐福泉即开宗明义。
“执法检查是企业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特别是对一些执法过头,不切实际,要求企业普遍停工停产不良执法行为,我想问一下有关部门,在以往的执法检查中,是否存在‘一刀切’现象?如何做到精准执法、科学执法、文明执法?”专题询问一开始,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明就抛出了一个辛辣问题。
“在过去的生态环境执法中,我们在努力避免一刀切,但在执法的精准方面有所欠缺。”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李华民回答说,针对当前的形势,今年,市生态环境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做好科学执法、文明执法。对相关排污设施达标、排放一直遵守法规的企业建立正面清单制度,做到无事不扰,今年以来,共有756家企业列入了清单。对相关企业分门别类实行ABC管控体系,避免过多执法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对重污染天气相关制度,市生态环境局修改了以往的应急减排预案,对企业的减排措施做到更加精准,以保证能够最大限度减轻企业相关负担,该预案近期将印发。“此外,今年市生态环境局还在执法过程中对轻微、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企业,都采取了相应措施实行柔性执法。”李华民说。
为确保专题询问问在“点子”上,市人大常委会有关专门委员会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深入基层与商会协会、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广泛征求驻泰各级人大代表、专业机构、企业家、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收集问题150余条,涉及31个部门和领域,共分为行政执法、金融、行政审批服务、政策支持、人才问题、法治以及其他方面七大类。
联组会议中,16名询问的人大代表聚焦企业群众关心之切,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经过这次专题询问,我们整个班子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举一反三,切实把这些问题整改到位,对发现的漏洞修补完善,继续推行前期行之有效的措施,再挖掘一些更强有力的手段,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作为主管部门,今年已经解决了一部分问题,类似的情况还存在,下一步我们将致力于使政策更加便利、易懂、易操作,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实惠,进一步加大普及宣传力度”……专题询问始于“问”,重点在于“答”,关键在于“改”,面对一连串直击痛点的问题,有关部门负责人照单全收、据实回答,并提出今后工作的具体思路和措施。
“专题询问是监督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工作,在听取审议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报告基础上,开展这次专题询问,目的就是推动各级各部门解决好营商环境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共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赵明说,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加大督办力度,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促进政府服务水平迈向新台阶,实现我市营商环境从量的改变到质的飞跃。
“市政府将以这次专题询问为契机,在市人大常委会和各位人大代表的监督指导下,把营商环境作为实现‘六稳六保’的关键举措,强化担当作为,狠抓工作落实,以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快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委常委、副市长宋洪银说。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王玉 赵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