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命时报
本报记者 王冰洁
编者的话:如果有人坐着轮椅、装着义肢、戴着助听器,我们很容易发现他们是肢体残疾、听力残疾。但很多人不知道,精神疾病也会导致残疾,却往往不易被发现和不被理解,精神残疾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负担。本期,我们特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黄悦勤教授来谈谈精神残疾,一起关注这群常被社会遗忘的人。
精神障碍,近四成致残
“她现在每天就在家待着,不爱说话也不愿出门,没法去工作,就在家帮忙做点简单的活儿,和丈夫也在一年前离了婚,这以后可怎么办呢?” 聊起34岁患抑郁症的女儿,刘阿姨的语气非常哀伤:“甚至连很多亲戚、邻居都冷嘲热讽,说我家有个疯子,心里真的太难受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患者和家庭,都为“精神残疾”困扰。
当一个人的情绪忽高忽低,常会过度惊恐、愤怒,甚至出现妄想或幻觉、无法应对日常问题或压力、有自杀倾向,就很可能是患上了精神障碍。这是以个体认知、情感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一类复杂的症状群,常见的有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物质使用障碍、间歇性爆发障碍、进食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等。而当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仍然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参与,就可以被评定为“精神残疾”。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精神残疾人827万,约占残疾人口总数的10%。黄悦勤教授团队开展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结果显示,罹患上述六大类精神障碍的患者中,达到残疾的患者所占比例(致残率)为37.29%。也就是说,在上述精神障碍患者当中,接近四成属于精神残疾。
严重程度分四级
有些精神残疾患者可以生活自理,甚至分担部分家务劳动,但有些完全与世隔绝,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Ⅱ》(WHO-DASⅡ值)和生活适应能力等标准,精神残疾可分为4级,评分越高,残疾程度越重。
一级:完全失去自理能力。他们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洗澡、吃饭都有困难,忽视自身生理、心理的基本要求;不与人交往,无法工作,不能学新事物,生活长期、全部需他人监护。
二级:与照护者简单交往。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基本不与人交往,只与照顾者简单交往,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在监护下,他们能从事简单的劳动,能表达基本需求,偶尔被动参与社交活动;大部分生活仍需他人照料。
三级:偶尔主动参与社交。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但能与人简单交流,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独立从事简单劳动、学习新事物,但学习能力明显比一般人差。被动状态下,他们也可以参与社交活动,偶尔会主动参与;所需的支持是经常性、短时间的需求,部分生活需他人照料。
四级:能够从事一般工作。生活上能基本自理,但能力比一般人差,有时忽略个人卫生。能与人交往、表达情感,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较差。能从事一般的工作,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比一般人稍差;偶尔需要环境提供支持,一般情况下生活不需要他人照料。
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上述六类精神障碍导致的精神残疾中,四级患者占比最高。
“能说话、能出门”就是康复
由于情感淡漠、思维贫乏、行为迟钝等,不少精神残疾患者失去了工作能力和人际社交能力,需要专门人员看护,大多是家人,这占用了家庭劳动力,使经济收入减少;有些甚至需要长期或终身治疗,医疗费用昂贵。有的家属为减少精神残疾者肇事肇祸,甚至将他们关在家中,不让其与外界有过多接触。这种隔离会加深精神残疾者的残疾程度,或诱发别的心理疾病,导致恶性循环。因此,积极的治疗和精神康复意义重大。
就像视力、肢体功能康复一样,精神康复是指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后有能力融入社会。精神残疾者中,有康复需求的比例为79.8%,是各类残疾人中最高的。不同程度的精神残疾的治疗措施不同,最终目的是使其回归社会,重拾社交能力,不再与社会隔离。
轻度患者可参与志愿者、做手工、文艺表演、做简单的工作等,让他们走出家门、多去社交,有可能达到完全康复。但不少患者出院后,仍然不说话、不睡觉、不洗澡,也不出门,不与任何人交流,对这部分人来说,除了专业治疗如足量足疗程服药,“能出门、能说话”这些小小的进步,就是康复。
发现苗头,及早干预
黄悦勤说,减少精神残疾,预防工作要做好,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开展。
病因预防:不得病。不让精神残疾发生的第一步,就是别让精神障碍发生。加强对公众的精神卫生知识教育,对精神障碍高危人群进行心理干预等,都能达到预防效果。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点,预防重点不同。胎儿期,各组织、器官都在发生和形成,应避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如各种感染、药物、重金属中毒等,加强对孕妇的健康教育和保健工作;婴幼儿时期,避免大脑损伤,注意营养与睡眠;学龄期,全面关心儿童身心健康,启动思想品行教育,出现不良行为及时干预;青春期,心身可出现暂时的平衡失调,建议普及心理教育和咨询;围产期是女性一生中的重要阶段,给与孕妇、乳母生活照顾和心理支持至关重要;更年期,机体变化明显,必要时选择内分泌治疗;老年期精神功能趋于缓慢,积极预防心因性疾病及躯体疾病,注意脑功能状态,防治因缺血性脑疾病导致的精神失常。
临床预防:赶紧治,不致残。即使患了病,如果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也可达到最佳疗效。通过基层医疗保健组织普及精神障碍的防治知识;进行心理干预和家庭心理教育,减少家庭环境中的应激因素;避免过多的指责或情感介入,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减少复发。
康复预防:根据等级开展。除了医院治疗,在疾病恢复期可采取社区康复。四级精神残疾者可在教育和培训的基础上,安排一般性工作,实现集中性庇护就业;三级可结合其行为和智力特点,做简单的操作性工作;二级可在照顾者陪同下从事简单的操作性工作;一级精神残疾者需长期监护,接受康复训练。
回归社会先要消除歧视
据黄悦勤介绍,调查发现只有15%精神障碍患者会主动求助,一是由于不了解、无法识别自己处于精神障碍的疾病状态;二是病耻感,社会的歧视导致患者及家属都不愿承认疾病,更别说就诊了。
由于很多媒体的错误、负面渲染,不少人对精神障碍有“可笑、疯狂、行为古怪、危险、有暴力倾向”等刻板印象,整个社会的偏见和歧视让不少患者及家属无法面对患病现实,否认、拖延、掩饰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面临漠视和压迫,不仅不利于康复,还可能加重残疾,阻碍患者回归社会及家庭。即使康复了,他们的工作能力、生活能力也会受到怀疑。精神障碍患者想要真正回归社会,关键在于社会对他们的接受程度。
身边人先要消除歧视。家属是精神障碍患者治疗、康复、回归社会的关键,家属消除偏见与歧视,能降低患者病耻感,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因病情延误带来的危害。
媒体要正向报道和引导。只有对残疾人群体足够了解,才能唤起社会上的爱心和尊重。媒体要注重对精神疾患的正面报道,让公众更了解精神疾病常识,减少负面评价,倡导尊重、接纳、关怀精神障碍患者。
政府需要更多投入。国家应加大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投入,加强立法,帮助患者就业、提供生活保障等;将我国精神障碍的预防与控制提高到与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高度,精神残疾者的切身利益才能得到保证,人民精神卫生健康才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