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登上帝位之前,进行的最有名的战斗,恐怕莫过于大战陈友谅和消灭张士诚两场战役。但是有一件奇怪的事情,那么能打的大元王朝在这段时间跑到哪里去了?
更诡异的是,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这种事情放在任何一个朝代绝对都是最引人注目的,可偏偏有个人把他的风头抢走了。此人便是北元最后的保护屏障——王保保。
他干了什么呢?发兵怒袭太原,以顺雷不及掩耳之势,斩首貊高和关保两位将领。连朱元璋都看得一愣一愣的,要知道,这太原可是元朝自己的地盘,这两位将领也是元朝自己的人。
回到1351年,在韩山童、刘福通等人的领导下,红巾军起义。大元王朝可就急了,马上派遣军队前去镇压,韩山童一不留神就掉了脑袋,刘福通只好拥韩林儿为小明王。察罕帖木儿,即王保保的养父,也组织了强有力的地方武装来镇压起义军。
察罕帖木儿年轻时喜好读书习武,是个打仗的好手,而红巾军大多都是些农民,哪里是他的对手,只能连连败退。察罕帖木儿凭借自己的战功,很快就晋升为河北行枢密院事,还积累了大量的军事力量。
在1359年时,察罕帖木儿一举攻破了汴梁,红巾军落荒而逃。在此之前,察罕帖木儿的军粮多由晋、冀一带提供,可班师回朝时,他却发现守城的人不让他进去。察罕帖木儿气得发昏,一打听才知道总兵管孛罗帖木儿也看中了这块地。
察罕帖木儿可不是这么好欺负的,马上派部下来攻取城池,结果被孛罗帖木儿给击败了。察罕帖木儿不肯放弃,正打算让自己的儿子王保保过来试试,却被人紧急叫停。
原来元顺帝正烦在心头,这祖宗留下的江山都快保不住了,你们还在这起内讧?火速派宰相搠思监前去劝架。但元顺帝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搠思监可不是什么正直人士,甚至史家常常认为,元朝的灭亡,搠思监的罪过是重要原因。
虽然搠思监在打仗时身先士卒,十分英勇,但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贪财。身居相位的他,不思国家大事,反而公开接受贿赂,甚至还雇佣人来印假钞。元顺帝知道这件事情后,并没有过度为难他,只是点到为止,反而让他更加猖獗。
所以,当搠思监被派来调节察罕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的矛盾时,他二话没说,张口就是要钱。意思就是说,你们谁给的钱多,我就帮谁说好话。结果可想而知,双方的矛盾不但没有解除,反而加剧了。
就在元顺帝急得都要哭出来的时候,又一位帖木儿出现了,翟阳王阿鲁辉帖木儿。他之前就看元顺帝不顺眼,写信要元顺帝交出祖上传下来的玺印,让自己来当当天子过把瘾,元顺帝对此表示明确的拒绝。
现在,阿鲁辉帖木儿觉得时机已经成熟,集结了十万大军,正要向元朝大都攻来。真是越到紧要关头乱子越多!元顺帝已经欲哭无泪,只能派枢密院事秃坚帖木儿去教育一下阿鲁辉帖木儿。
此时,察罕帖木儿、孛罗帖木儿、阿鲁辉帖木儿、秃坚帖木儿四人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大乱斗。
察罕帖木儿还算有点责任心,听说山东那边红巾军也在起内讧,就一边和自己人乱打,一边发兵攻打山东,不仅大败红巾军,还招降了小明王的部下田丰、王士诚。
可察罕帖木儿还是失算了。田丰不久又起了反心,计划邀请察罕帖木儿来喝酒,趁机将除他以外的人全部杀死,结果手下人没有领会他的意思,误杀了察罕帖木儿。消息传出后,元顺帝是真的痛哭流涕,妇女儿童也跟着流泪,王保保更是怒不可遏。
虽然王保保不是察罕帖木儿的亲生儿子,但两人也情同父子。王保保马上带领军队杀向山东,在田丰和王士诚反应过来之前,就将他们擒获,马上挖了心肝祭奠自己的父亲。
虽然察罕帖木儿已经死了,但是王保保继承了他的军队,继续和孛罗帖木儿保持敌对状态。而阿鲁辉帖木儿那边不敌秃坚帖木儿,正在计划逃跑,还没实行就被捉去砍了头。元顺帝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觉得孛罗帖木儿看着不顺眼,派人把他刺杀了。
本来四位帖木儿的混战可以告一段落了,结果元顺帝又对王保保起了疑心,派遣关中四将去讨伐他,王保保的部下貊高、关保本来就是棵墙头草,眼看王保保的情况不妙,马上逃走归顺朝廷。
就在这群人闹得不可开交之时,朱元璋已经登上了帝位。王保保对元顺帝等人感到万分佩服,发兵怒袭太原,让元顺帝见识到了自己的厉害。元顺帝这才醒悟过来,重新将王保保召回,但元朝大都已经被明军占领,大元王朝只好逃回草原。
四位帖木儿个个手持重兵,却沉迷于内战,最终让起义军钻了空子。不过这也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一个政权即使拥有再强大的军事力量,如果只靠武力来维持统治,而得不到百姓的拥护,是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的。
元朝的统治者在位时期,将不同民族分为三六九等,不断从百姓身上收取各种苛捐杂税,对其他民族的掠夺尤为严重,百姓怨声载道、叫苦连天。韩山童和刘福通能成功起义,其实也多亏了元惠宗,要不是他派了十五万百姓去治理黄河,他们还真不一定能找到好机会。
前面提到的搠思监更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好手。他将官职明码标价,规定交钱就可以免除牢狱之灾,自己赚得盆满钵满,天下却是一片混乱。
在这种情况下,元朝的军队也许可以平定一时的叛乱,但连年的征战只会给百姓带来更大的痛苦,也无法再为元朝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