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新合资"抢抓中国汽车业新机遇

2020-10-23新闻7

近日,中国一汽与奥迪宣布将共同成立一家生产纯电动汽车的新合资公司,为中国汽车产业新一轮合资热再添"一把火"。与之前"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模式不同,在这一轮"新合资"中,中国汽车企业不再只是扮演制造厂的角色,而是处在"技术对等"的合作位置,向"共赢合作"转变,进入"新合资时代"。

"新合资"密集落地

2017年6月,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于德国柏林正式签署协议,双方共同成立一家股比各占50%的合资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相关移动出行服务。

2018年7月,在中德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长城汽车与宝马正式签署合资经营合同,确定以50:50的合资形式成立光束汽车。今年6月20日,光束汽车工厂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开始施工,整体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

2019年11月,丰田汽车与比亚迪就成立纯电动车的研发公司签订合资协议,双方各出资50%,新公司开展纯电动车及平台、零件的设计、研发等相关业务。而就在此前,比亚迪已与日本日野公司签署了合资协议,成立一家新的公司来开发纯电动商用车。新合资公司计划于2021年在中国成立,比亚迪和日野集团各出资50%。

不仅是在整车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众多国际汽车巨头也开始与中国企业在动力电池、车用芯片等零部件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2017年9月,国际变速箱巨头采埃孚宣布和北汽集团子公司海纳川筹备成立电动汽车合资企业,为中国市场生产电动汽车部件。10月,华域汽车公告称与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之一的麦格纳签署合资协议,共同开发电驱动系统。

今年5月底,大众汽车参股了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国轩高科,占总股本的26.47%,成为国轩高科第一大股东。丰田汽车也和一汽、东风、北汽、广汽等企业合资成立了"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主攻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研发。

今年7月,奔驰公司宣布,入股中国动力电池电芯制造商孚能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孚能科技约3%的股份。双方将开展高新电芯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通过提高能量密度、缩短充电时间来实现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的大幅提升。

之后不久,奔驰又与宁德时代宣布深化在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的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高新电池技术,支持梅赛德斯-奔驰车型阵容的大规模电动化。据悉,协议的内容涵盖了各领域的动力电池技术,包括宁德时代为奔驰乘用车产品提供电芯及模组,为轻型商务车产品提供整体电池系统等。

随着汽车业加速进入智能化时代,国际汽车芯片市场格局也被打破,中国自主芯片产业开始迎来发展机遇。今年5月,北汽集团旗下的北汽产投公司与Imagination集团合资成立北京核芯达科技有限公司。这也是第一家由中国国有整车企业与国际芯片巨头合资成立的汽车芯片设计公司。

新能源成突破口

不同于在之前合资模式中只扮演制造厂的角色,中国汽车企业在这一轮"新合资"中有了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在长城与宝马的新合资公司中,长城在汽车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都有着一定的话语权。合资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独立的公司,将兼具长城与宝马的优势,而且还能够充分迎合市场的需求,可以说这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新合资公司。

在江淮与大众的合作中,江淮汽车打破了传统的合资合作模式,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的技术和商业优势展开全面合作,共创一个全新的、国际化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共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国际一流的新能源研发体系,并不断拓展在移动出行、车辆互联、大数据等新业务领域的合作。

在奔驰与孚能科技的合作中,孚能科技作为供应商可参与到梅赛德斯-奔驰下一代新能源汽车产品的项目中,并成为梅赛德斯-奔驰现有电芯供应商的固定核心成员之一,而孚能科技也将在德国建造一座动力电池电芯工厂。

专家认为,在全球汽车市场持续低迷、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突破口。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市场,更是受到全球汽车产业的关注。而中国企业在新能源、动力电池、智能化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也成为众多国际企业加速"新合资"的重要原因。

市场格局加速变化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2.4万辆和256.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9.1%和17.4%,同比分别增长14.1%和12.8%。汽车产销已连续6个月呈现增长,其中销量已连续5个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万辆和1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0%和67.7%,刷新了9月历史纪录。

中国巨大的市场无疑是吸引国际企业进入的一个最重要原因,而作为在疫情影响下全球最先回暖的汽车市场,更强化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在中国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已经慢了一拍的众多国际企业开始加速追赶。今年也成为国际汽车品牌新能源产品密集落地中国的一年,包括奔驰、宝马、大众、丰田等的新能源汽车纷纷上市,尤其是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国际车展上,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业界认为,新一轮合资潮背后的动因,其实是中国汽车品牌的集体崛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列的车企已难觅外资身影,中国自主品牌占据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要份额。智能化、电动化等新兴模式,也在中国市场获得了比欧美成熟市场更大的成功,而中国车企在这些新领域布局更早,对本土市场的了解也更深入。这些都成为促成"新合资"的重要因素。

在这些新的投资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新能源、智能化等新科技成为合作的重点,"新合资"整体的技术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除了生产企业外,越来越多的研发机构也开始成为合资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外资在新能源领域的大规模进入,也将对现有的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在整车领域,预计未来两三年内,合资新能源汽车产品将会集中发力,而随着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不断丰富,原本自主品牌占据绝对优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必将发生重大变化,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新能源市场也会迎来新的竞争。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零部件,其产能一直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外资大举进入动力电池领域,将会为动力电池市场带来巨大的增量。同时,汽车企业进入动力电池产业后,将掌握一定的供应链话语权,动力电池行业目前卖方市场的态势将得到改变。而这对于推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模块化、标准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将迎来重大变局。

(以上内容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

#奔驰#宝马#大众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