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您有一份秋日降燥指南,请注意查收

2020-10-23新闻12

秋风起,昼夜温差变大,阳气转衰,阴气日上,自然界开始由生长向收藏转变,属于秋天的燥气已悄然而至。

秋季养生要顺应自然敛藏之势,使精气内聚以滋养五脏,防止劳伤太过。

何为秋燥?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曾指出燥邪为病的病变特点在于“燥盛则干”。

按照中医五行学说,秋为“金”当令,从五行生旺推算,肝脏、心脏以及脾胃此时正处于衰弱阶段,根据阴阳调和的原理,要加强对这些器官的调养。无论是温燥还是凉燥都往往会导致人体阴津耗伤,继而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同时燥可伤肺,因而使人在不同程度上感到口、鼻以及皮肤等部位有干燥感。有些人还会出现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烂嘴角、鼻出血、咳嗽等一系列症状。

防治秋燥小妙招

科学防燥,饮食排一位

《饮膳正要》中记载:“秋气躁,宜食麻以润其燥,多辛少酸,禁寒饮。”其中麻润其燥的意思是指进补时要注意润补,也就是要养阴、生津、润肺。多用银耳、山药、白萝卜、百合、核桃、糯米、燕窝、蜂蜜及甘蔗等柔软、含水分高的甘润食物来补肺润燥,除此之外还能使秋季的皮肤润滑。

《金匮要略》中提到“秋不食肺”,意为人在秋季不宜食用动物肺脏,易伤津液。当以清润、收敛为主,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等酸味水果,既能止泻祛湿,还可生津解渴,健胃消食。

《皇帝内经》中提到:“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泄之”,意思是说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辛多酸,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油炸、酒以及膨化零食等辛辣刺激食物;燥热伤津,羊肉、狗肉、熏烤等热性食物也需禁食。

动静结合,方可养生

秋意渐浓,正是畅游郊野、登高远望的好时节。正所谓“正气内存,外邪不干”,适当的锻炼可以调高人体自身的机体免疫力,可以强有力的抵抗病毒的侵袭,尤其是对呼吸道疾病来说运动非常关键。

在秋季的运动不宜太过剧烈,要顺应收敛内养的原则,选择运动量较小或者适中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早睡早起,调节情绪

很多人都会在秋季出现“秋乏”的感觉,这其实是身体在经历了漫长夏季的消耗之后,机体出现的疲惫感。《皇帝内经》中提到:“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晚上早睡可以聚敛阳气,早起可以使肺气得到舒展,防止收敛太多。

秋季适当早起还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秋季早上6点至点起床比较合适,晚间则是在9点至十点左右入睡为最佳。

“悲秋伤怀”指的是人在秋季容易情绪低落,体内火气旺盛极易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早睡早起,以便更好的缓解秋燥带来的各种症状。

预防防治秋燥的方法众多,只有从生活的细节兼顾才能真正实现防秋燥的效果。及时在秋天打好基础,增强抗病能力,对于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食疗食补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