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三年只做一款产品,却接连断轴五次,理想到底有没有技术?

2020-10-21新闻10

对于造车新势力理想来说,今年真的是一半火焰一半海水。

一方面理想ONE销量持续走高,9月交付量达到3830辆,再创新高,力压蔚来ES6成为当月新能源中大型SUV市场的销冠;1-9月,理想ONE总交付量为18722台,是销量第二的蔚来ES8三倍以上,截止10月18日理想累计交付量达到2万辆。

与此同时,随着特斯拉爆红引发的新能源概念股猛增,理想深受其利,目前股价已达到19美元/股,较发行价涨幅超25%,市值约173.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67.17亿元,成立不过五年的理想市值已然超过广汽集团这样拥有自主、合资和新能源品牌的庞然大物。

可就在股价和销量风光的背后,却是理想ONE爆发的一系列品质和技术危机。

10月15日,一辆

理想ONE(参数|图片)测试车在河北发生双车交通事故,据悉该车在掉头的时候,与后方超车车辆发生碰撞。后方车辆以约90公里/小时的速度车头直接撞击理想ONE左前轮部位,造成理想ONE左前轮部位受损严重,疑似断轴,好在两台车无人员受伤。

一次轻微事故本无关痛痒,包括宝来、福克斯、奔驰

E级(参数|图片)等传统燃油车也曾爆过断轴事故,可问题是在今年理想交付的这1.8万辆新车当中,有记录的断轴已经发生了不下5次,单一问题0.3%的事故率在汽车行业可一点也不算低,何况交车时间还不到一年。这不禁让人怀疑被市场和股东们寄予厚望的理想,其背后到底有没有强大的技术和品质做支撑。

一年断轴五次

理想ONE第一次因断轴登上热搜是在今年1月,和一辆宝马

3系(参数|图片)相撞后导致断轴,从现场事故图片来看,3系车身损坏不大,两车相对速度应该不快;

时隔4个月,理想ONE第二起断轴事故出现,这一次不是和汽车相撞而是车主在回家途中,以约48km/h的速度与路肩发生磕碰。事故造成车辆右前下摆臂球头脱落,导致车辆断轴;

再然后是8月,车主表示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发生下摆臂断裂,可随后理想汽车就发布声明回应称,事故是因为严重碰撞导致的;

一个月后,一汽车圈知名博主在微博发布了一个关于理想ONE事故的视频,车主自述车辆正常行驶的情况下突然断轴。针对该事件,理想很快发布声明:经现场勘查,用户是在下雨的时候没注意前方路况,以51km/h的时速撞到道路中间的水泥花坛。再加上河北这次断轴,也就是说明面上理想ONE在过去交付用车的9个月里已经出现了5次断轴事故。

而回顾这五起事故,它们大体有两点共性,一是碰撞速度不快。不管是像车主说的那样正常行驶的断裂,还是理想官方回复的严重碰撞,多起事故车速基本都控制在40-50km/h之间,这个速度在日常通勤代步中最为常见,这是否也就意味着其它尚在路面行驶的理想ONE同样存在断轴的风险?

另一个就是涉事车辆在碰撞后均出现悬架损坏,有人怀疑是理想ONE前悬架下摆臂材质存在问题,但理想官方表示:“理想ONE整套前悬架系统中下摆臂部分采用“PA6+GF5O”的尼龙/玻纤复合材料,而非纯金属材质。当中“PA6”是尼龙的一种,有着较好的强度、刚度、韧性和耐磨性,常常用于机械结构零部件。”

在介绍完材料之后,理想还将特斯拉拉下马:“

Model X(参数|图片)和ModelS的前上横臂使用的也是相同的材料”。但有专业人士分析认为:特斯拉是将复合材料用于上叉臂,而理想ONE用于下摆臂,从受力情况来说,理想下摆臂要负担电机+增程器以及车身2.3吨的自重,这无疑会增加车辆碰撞后断轴的风险。

不仅仅是断轴,理想ONE还曾爆出排放控制系统故障引发报警、制动故障、动力电池故障报警、仪表黑屏、刹车失灵、街头自燃、车顶漏水等一系列质量问题。

不要忘了和蔚来、小鹏将产品交由他人代工不同,理想是为数不多能自产自销的造车新势力,可是将最重要的生产制造和品控握在自己手中,问题依旧不断,甚至问题更多,这是不是意味着理想真的没技术呢?理想到底有没有技术?

如果将理想ONE和蔚来ES8、特斯拉Model Y(参数|图片)或是比亚迪唐新能源这些中大型SUV做对比,你会发现它的核心卖点是30万元市场唯一能够买到的7座新能源SUV,能够上牌、免购置税以及拥有较好的智能体验。

这有两个关键词,7座和上牌,对于一二线城市消费群体来说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可除此之外,其他产品力上比加速它不及唐EV,拼炫酷不是Model Y的对手,比豪华感、性能和蔚来ES8也有差距,在这个级别的新能源产品中理想ONE似乎和技术无缘。

这有三点佐证,一是理想押宝的增程式动力前景不明。首先这项技术并不新鲜,宝马和别克都曾先后尝试,但都没有把它作为决胜未来的主力技术;其次,增程式动力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里程焦虑,可它既要发动机也要发电机,维护、保养成本还高。技术不成熟、开发难度大也在间接提升了质量安全风险。

二是研发费用的投入。理想一直也以“严控成本”为骄傲,甚至在研发投入上也不例外,今年一季度理想研发费用仅有1.90亿,同比下降9%,而蔚来、小鹏季度研发费用依次为5.2亿、3.1亿,前者是理想的2倍以上,特斯拉更是达到了22.6亿元的超高费用投入。

在过去的两年里理想的研发投入约为20亿元,作为对比蔚来达到40亿元,这也是为什么短短三年的时间,蔚来可以先后发布ES8、ES6、EC6三款产品,并在最近正式推出NOP领航辅助系统,成为继特斯拉之后第二个实现该功能量产的车企。反观理想,三年只有一款新车理想ONE。

三是创始人李想对技术的态度。不可否认,李想是一位出色的超级产品经理,依靠个人魅力,能和市场、用户打成一片,并将“用户思维”贯穿企业发展的始终,但对于技术层面,李想似乎并不上心,费用投入是一方面,关键是对技术人员的态度,那一句“TMD,一帮搞臭技术的”不仅是李想对质疑增程式技术路线工程师们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家技术人员的不尊重。

总 结

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李想都是非常崇拜马斯克的新势力创始人,他既是中国市场首批特斯拉车主,在打造理想汽车的营销模式上也在向马斯克看齐。

但在天涯君看来,现阶段李想还只有马斯克的形,却没有马斯克的神,他们都热衷于用户思维,可特斯拉的成功是建立在马斯克极度看重技术,不遗余力去打造新技术的基础上,但李想的理想不仅鲜有技术优势,一而再再而三爆发的断轴事故也为理想的技术和品控打上了问号。

总而言之,技术和品质永远都是一家车企的第一生产力,也是其立足的根本。希望接下来理想可以严控质量,也能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和技术。

#70万以上#跑车#蔚来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