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三国最突出的时代精神:承认分裂是现实,不承认分裂是结果

2020-10-20新闻12

作者:我方团队南门太守

三国是个乱世,但这段历史又特别受到中国人的喜爱。三国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千百年来,人们说三国、议三国、演三国,三国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历史学范畴,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层底色。那么,人们为什么喜欢三国呢?什么是三国最突出的时代精神?

一、曹操的统一大业

184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打开了群雄逐鹿的“潘多拉魔盒”,各路强人纷纷出笼,东汉朝廷的控制力日渐减弱。

189年,汉灵帝刘宏驾崩,董卓趁虚而入,朝局更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出现了韩馥、公孙瓒、袁绍、刘表、刘虞、刘焉、陶谦、孙坚、吕布、刘备等割据势力。

但这些割据势力并不以割据为满足,很快陷入混战,形成以袁绍和袁术为首的两大集团,你打我、我打你,持续混战了10年。

在这场大混战中,曹操一开始并不处于优势,甚至连“第二梯队”都算不上。尽管曹操热情很高,也很努力,但命运似乎对他并不眷顾,先后经历了多次失败,有的堪称惨败。但曹操始终没有放弃,一次次失败后又一次次奇迹般崛起。

199年,曹操生擒吕布,随后又打败了袁术和刘备。与此同时,袁绍也消灭了公孙瓒,北方只剩下袁绍和曹操两大强人。

200年,发生了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战胜了袁绍,并在随后几年里彻底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按照当时的发展形势,北方的统一是迟早的事,区别在于由谁统一和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实现统一。曹操以其杰出的政治眼光和超凡的军事才能缩短了统一进程,这是曹操对历史的贡献。

二、赤壁之战的功过

北方统一了,南方还有5个军事集团: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江东的孙权、交州的士燮以及暂时依附于刘表的刘备。

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荆州,准备统一江南,进而统一中国,不仅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上彻底恢复“大一统”的局面。

相比于官渡之战,这一仗对曹操的压力反而较小,从军事部署上看,曹操似乎也更有信心,认为南方的几大集团会被他轻而易举消灭,可谁知偏偏在赤壁打了败仗。

孙权、刘备结成联盟,周瑜、鲁肃、诸葛亮等人具体实施,又一次“以弱胜强”,在赤壁打败了曹操,曹操不得不退回北方,统一天下的进程不得不停顿下来。

有人认为赤壁之战“开了历史的倒车”,原因是,如果曹操没有被打败,就会很快统一天下。有人甚至认为,周瑜、鲁肃、诸葛亮等人是“历史的罪人”。

其实不能这样看,因为现阶段天下有实力的军事集团不止是曹操一个,这个时候仍然处在群雄混战阶段。既然群雄逐鹿,那谁都有统一天下的资格和机会,孙权、刘备抗击曹操,目的不是背叛“大一统”,而是为自己争取“一统”的资格。

大家其实都不反对统一,只是由谁来统一,还需要通过竞争来解决。

三、诸葛亮北伐的动机

赤壁之战后各方势力出现了新的调整,达到了一种暂时均衡的状态,天下陷入鼎力格局。曹操、刘备先后去世,都未能看到天下统一的那一天。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以托孤大臣和蜀汉丞相的双重身份“开府治事”,也就是主持蜀汉的军政事务。在此期间,诸葛亮最大的举措就是先后5次北伐。

对于诸葛亮北伐的动机,历来有不少争议。有人怀疑诸葛亮是出于私心才发动北伐的,因为后主刘禅成年后,按惯例诸葛亮将还政于后主,诸葛亮不想这样做,才发动了北伐。

这种看法忽略了当时的历史环境。后人称刘备建立的政权为“蜀汉”,而在当时其实是“汉”,是东汉政权的延续。刘备以汉室继承者自居,诸葛亮协助刘备制定的国策是“兴复汉室,还与旧都”,坚持的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无论刘备还是诸葛亮都认为天下是一个整体,不能偏安于西南,这才是诸葛亮屡次北伐的原因。

站在诸葛亮的角度,如果真有私心,或者为子孙后代荣华富贵考虑,也许偏安才是更好的选择,不一定非要跟强敌“死磕”。但诸葛亮没有这样选择,因为他内心深处始终有“大一统”的家国情怀。

《出师表》是诸葛亮北伐的“宣言书”,这篇700多字的短文深深打动了历代以来的仁人志士。岳飞说“读《出师表》而不泣,则其人必不忠也”,陆游一生多次读《出师表》,每读一次就写下一首诗,留下了“出师一表真名世”“出师一表通今古”“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出师一表千载无”“一表何人继出师”等名句。

人们之所以推崇《出师表》,看中的正是诸葛亮对“大一统”国家的忠诚。

四、刘备和孙权不想搞分裂

220年,魏王曹丕通过禅让方式结束了东汉政权,建立曹魏政权。

对于刘备和孙权来说,立即面临一个现实难题:刘备此时已称汉中王,孙权此时称车骑将军,刘备的爵位和孙权的职务都是建立在东汉政权基础上的,汉朝不存在了,意味着他们的官爵也不存在了,该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理顺未来的关系呢?

针对这个问题,孙权和刘备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孙权的做法是向曹魏称臣,接受曹丕删封的吴王,名义上成为曹魏政权的一部分;刘备则宣布称帝,在成都建立政权。

刘备称帝的动机并不是分裂国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为的是“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是担心“汉阼将湮于地”,所以刘备强调自己称帝是“即皇帝位”而不是开国皇帝登基。刘备在成都建立的政权,国号仍然是汉,是要把东汉政权在成都延续下去。

孙权不久也跟曹魏闹翻,双方刀兵相见,孙权无法再用吴王的封号。孙权于是也称帝,建国号为吴,孙权在发布的文告中说“汉氏已绝祀于天,皇帝位虚,郊祀无主”,所以自己才“不得不受”。

刘备和孙权都强调称帝“不得已而为之”,这不能认为只是一种说辞,而的确是当时的政治、军事格局所造就的。所以,当他们称帝后也都不承认鼎立是最终的状态,把统一天下仍然作为奋斗的目标。

考虑到曹魏十分强大,蜀汉和孙吴决定再次联手消灭曹魏。就在孙权称帝的几个月后,蜀汉和孙吴在武昌设坛盟誓,发布盟书誓言“戮力一心,同讨魏贼”,为统一天下不懈努力。

五、三国归晋的历史逻辑

三国后期,吴、蜀经过长期战争的消耗,国力下降很快。曹魏在北方大范围屯田,经济状况相对较好,实现统一的条件逐步具备。

但曹魏迟迟没有实现统一。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叡虽然没有曹操那样的雄才大略,但也不算昏庸无能,他们都有一定的政治抱负,为完成天下统一也进行了许多努力。可惜的是,他们分别只活了40岁和36岁,没有来得及施展更多抱负。

239年,魏明帝曹叡驾崩,年仅8岁的养子曹芳即位,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曹爽是一个“德薄位尊”的人,能力平平,仅因为宗室身份而骤然手握大权。

曹爽身边很快聚集起一帮人,先架空司马懿,再胡作非为,这种局面持续了近10年。在曹爽等人专权期间,曹魏内部失和,政治混乱,国力不断下降,期间也曾出兵伐蜀,但一场大雨就不了了之,反映出曹魏军队战斗力的衰减。

这时天下的格局虽然仍是“一强对二弱”,但强弱之间的差距如果不断减小的话,将会达到一种“恐怖平衡”,意味着谁都无法消灭对方。

司马懿父子利用人们对曹氏的不满,于249年发动高平陵政变,消灭了曹爽集团。司马氏掌权,对北方政权客观上起到了“止损”的作用,实力逐步强大起来,先后消灭了蜀汉和孙吴,使天下重新统一。

司马氏父子发动政变,无论其出于怎样的动机,从结果看是阻止了“恐怖平衡”的出现,加快了统一的步伐,这是三国归晋的历史意义所在。

六、“合久必分”不再是规律

身处分裂的现实,却不承认分裂是最终的结果,人们始终为重新统一而努力,这几乎是历史上那些分裂时期的人们一致追求,汉末三国如此,以后各个分裂阶段也都如此。

中国人选择“大一统”,除了思想理念方面的追求,从自然、文化和宗教、经济、行政管理等角度其实存在着许多内在的机理。

按照《汉书》等史籍的记载,黄帝时期“百里之国万区”,意思是比较大的部落有上万个,到了商代有“方国”3000多个,西周初年的封国最多时有近2000个,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称霸,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从100多个到最后秦国统一。

秦汉以后王朝出现分裂,有“十六国”,还有“五代十国”,但从数量上看,已不再可能出现上百个、甚至上千个政权分立的局面了。

不仅数量如此,从时间上看也有变化:东汉统一的时间是190多年,之后是三国到隋朝的分裂阶段,总时间长达360多年;隋唐统一的时间是320多年,之后是五代十国分裂的50多年;两宋时期出现的辽、夏、金等政权并立,总体时间虽然较长,但它们中间是交错进行的,而且宋朝占据中原地区的时间很长。

有人干脆把三国到南北朝的那一次称为“大分裂”,把五代十国称为“中分裂”,而把两宋时期的这一次称为“小分裂”。两宋“小分裂”后建立的元、明、清三朝,统一的时间则长达640多年。

上述规律可以总结为: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阶段,虽然中国始终在统一与分裂的局面下交错前行,但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分裂的时间越来越短、“裂度”越来越轻。

这说明,每一次分裂过后人们都在进行着反思和改进,“大一统”的思想越来越得到认同。按照这种规律,“分久必合”是一定的,“合久必分”不再成为历史的规律。

正如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中国人视国家为监护者、管理者和文明的化身,其职责是保护统一。中国国家的合法性深藏于中国的历史中,这完全不同于西方人眼里的国家。”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汉书》,《晋书》。

#三国两晋南北朝#孙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