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这几天,江西一位61岁阿姨,把靳东推到风口浪尖。
赣州的黄阿姨,自称在和男明星靳东恋爱。
为了这份爱,她每天从早到晚抱着手机,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时刻盯着“靳东”的账号。
不久后,她对丈夫提出分房睡,因为“我和靳东才是真爱”。
发展到后来,她甚至跟家人不辞而别,一个人远走长春,想和“靳东”碰面。
对一般人来说,这份“爱”实在太好识破了。
不提那些拙劣的合成机械音色,就像黄阿姨的家人劝说的那样:
“真正的靳东,是著名的演员,人家那么有名气,有老婆,怎么可能和你一个老太婆天天聊天,还承诺给你买这买那?!”
可黄阿姨不信,甚至只要家人一提到这个“靳东”是骗子,她就会生气,摔东西赶人。
无奈的家人,选择求助电视台,黄女士欣然前往,因为她想让电视台帮她找到靳东。
可家人的求助显然很难生效,因为无论是记者还是心理医生说的话,黄阿姨都不信。
节目的最后,黄大妈还隔屏对“靳东”喊话:
“小东,你不会骗我的。我还会等你的,我不会放弃你的!”
本以为黄阿姨的事件,是奇谈,是个例,可现实并非如此。
虽然靳东本人从未注册短视频平台,但他的“高仿号”却遍地开花。
更让人心酸的是,这些骗子账号下的留言,是来自一个个真实存在,拥有真挚感情的活人。
有网友发现,落入骗局的大部分是那些农村中年妇女。
她们一边深信靳东对自己的感情,一边又把自己贬入了尘埃。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阿姨们陷入不可能的爱里?
我想除了她们的认知水平不足以识破骗局外,还有一点关键因素,黄阿姨在节目里已经说出来了。
“我一生中,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爱情,这是第一次爱情。 我的好,我的美,我的人,我的心,我的善,全都给了他,你让我怎么生存?周围人知道他喜欢我,都眼红。”
还有更多的农村中年妇女,辛劳一生,却从未获得过真正的理解和爱。
黄阿姨的“走红”,让很多人嘲笑她的不自知,可看到这些留言后,再没人忍心苛责。
“假靳东”曝光后,那些没有底线的骗子,监管不力的平台,自然需要追责。
但事件背后,还有一个个饱受孤独,长期缺爱的群体,同样不容忽视。
02
2016年,广州的温先生,怎么也没想到,平常连买菜都舍不得的老父亲,会在4年时间里,花了20万买保健品。 可记者探访后才发现,温老先生并非真正的老糊涂。
他早知买保健品会被儿子责骂,所以会在每次儿子过来前,把保健品藏好。
连吃几年保健品,身体没有一点好转,温老爷子也清楚保健品没啥用,价格还虚高。
可这些都拦不住他继续购买,因为独居的他实在太过孤单。
年过8旬,一个人独居单位宿舍,子女一周过来看一次,每天的日常休闲只有逛公园。
可买了保健品后,那些推销员经常上家门看他,带他出门喝茶,还组织他一起旅游。
所以,明知这些关心都建立在利益之上,可他还是心甘情愿掏空老本。
无独有偶,去年,上海一位老父亲的遗嘱上了热搜。
老人决定把遗产分给唯一的女儿一元,其余80万存款及一套房产,全留给精心照顾他3个月的保姆陈女士。
于是,有人怒骂老人是现实版苏大强,有人指责保姆心机重。
可更多人在想,这个仅获得一元遗产的女儿,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原来,几十年前老人在离婚时,放弃财产分割,只提了一个要求:要女儿。
多年来,父亲独自抚养她长大,可女儿成家后和父亲日渐陌生。
即使居住地只有不到一小时的车程,可他们的联系越变越少。
电话一周一个三个月一个,探望从半个月一次,到后来半年也未必能见一次。
老父亲重病住院,女儿给他请来一个保姆后,就再未探望。
旁观者认为,仅因3个月的悉心照料就馈赠巨额遗产,这份买卖未免太不划算。
可在老人心里,保姆陈女士给的不仅是生活上的照顾,更有他多年来求而不得的关爱、温暖。
所以,他自愿用自己的一切,去回报别人的短暂付出。
想起英剧《去他妈的世界》中的一句台词:
缺爱的人问题在于,他们不知道爱是什么样的,所以他们很容易被骗,容易看到并不存在的东西。
缺爱的人,有多可怕?
只要有人给他一点甜,他就会心甘情愿地飞蛾扑火。03
前几年,某短视频平台上,有很多00后网红。
其中包括很多不满14 岁早恋生下孩子、全网最小二胎妈妈等用户。
一个博主截图发上微博后,00后宝妈的消息,很快引发热议。
刚开始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我也充满不解和疑惑。
十几岁的孩子,难道不是应该还在父母身边,还在校园里吗? 可之后几名女生的回应,让我窥见了少女宝妈身后的心酸。
一位河南许昌的16岁女孩,晒出自己的婚纱照和大肚照。
还发了一篇长文回应质疑:
简单来说,女孩无父无母,从小到大跟着爷爷奶奶。
最怕去学校,因为绕在她身边的只有流言蜚语、孤立和冷漠。
一直渴望爱,却从未得到爱,所以在跟素未谋面的网友聊了1个月后,就有了感情。
还有一个14岁的女生,发过这样一则动态:
“从小到大没过过一次生日,自从认识他后,是他给我过的。”
原来,面对极度缺爱的孩子,只要帮她过一次生日,就能让她死心塌地。
这些少女宝妈,是智商特别低,所以特别好骗吗?
我想不是的。
只是,对一个长期缺爱的人来说,那种被人爱着的感觉,太诱人了。
宫崎骏的《幽灵公主》里,有一句很浪漫的台词: “不管你曾经被伤害得有多深,总会有一个人的出现,让你原谅之前生活对你所有的刁难。”
现实生活里,会有人被救赎,但更多的人可能一辈子都等不来那个人。
04
生活中,那些因为缺爱,而被一点点“爱”,轻易俘获的人,最后能收获真爱吗?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似乎给出了答案。
主人公松子从小被父亲漠视,渴望被爱。
极度的缺爱,让她在成年后,会为了男人的一点爱,完全奉献自己。
哪怕被打、被骂,她都甘之如饴。
甚至曾经的仇人只要跟她说一句,“我都是因为爱你”,她就可以立刻原谅对方。
一生都在追求爱的松子,一次次深陷泥潭,又一次次飞蛾扑火。
想起《稀缺》这本书说,一个人越是缺乏什么,就越会关注什么。反过来又会加剧这种缺乏,至少是维持这种缺乏的状态。
这种情况,通常被用来描述一种经济现象,“穷者愈穷,富者恒富”。
可其实,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对爱的追求上。
你会发现,那些拥有健康原生家庭的孩子,他们有更大概率延续幸福。
而那些原生家庭不幸的孩子,却更容易复制原生家庭的模式,再一次悲剧。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稀缺的思维模式,会让人失去决策所需的心力。
也就是说,注意力被稀缺资源(缺爱)过分占据,从而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
就像松子那样,一生都在追求爱,却从始至终所托非人,从未收获一份同等的爱。
这,才是最让人心酸和无奈的现实。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我想,对于缺爱的人来说,旁人除了给他多一些关心和爱护,再无他法。
可缺爱,归根结底是一个人内心的问题,要真正走出恶性循环,还是得靠自己。
学会和过去和解,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每天爱自己多一点,这比什么都重要。
和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