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景福二年九月,整日做着“太宗梦”的唐昭宗终于被残酷的现实给打醒。
面对西面一直桀骜不驯的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唐昭宗觉得,应该派人干掉这个不听话的小弟,再换个自己人。
于是不久后,朝廷便雄心壮志地派出了五十四禁军,主动进攻凤翔府。唐昭宗觉得,王者之师,必然所向披靡。可谁曾想,被唐昭宗寄以厚望的这支大军,竟然坑了。大军刚刚进入凤翔不久,还没正式交战,便自己就把自己给吓崩盘了。
溃败的残军仓惶地涌入长安城,城内秩序顿时大乱,一些残兵更是趁机抢掠官宅、民舍,令城内的百姓、官员们不由地人心惶惶。
比起城内的混乱,城外的凤翔、邠州联军倒是冷静得多,大军在城外好整以暇地安营扎寨。也不说进攻,也不说不进攻,摆出了一副,皇帝,你说这事儿该咋办的架势。
面对小弟造反,兵临城下的窘境,当事人唐昭宗此刻头都大了。
因为先前打人的命令是他让下的,结果如今人家来了一个反杀,还生龙活虎地找上门来打耳光,按照冤有头债有主来说,这波凤翔、邠州联军兴师问罪,那自然是来找他的。
一面是满城闹事的溃兵游勇,一面是严阵以待的叛军,你让唐昭宗怎么选?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对于普通人来说是这样,对于皇帝来说,其实也是一个道理。
干不过,只能服软,只是唐昭宗的这次服软,既丢了面子,又丢了里子,让人倍感耻辱的同时,还特别令人寒心。
既然你让我给你一个说法,那我就杀两个自己人,算是给你一个交代。
唐昭宗刚开始杀的是两位宦官:观军容使西门君遂、内枢密使李周潼。
这两位作为中央禁军的直接负责人,掌控军权,对此次冲突事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今凤翔方面非要求对此次军事行动给个说法,那唐昭宗自然不可能说,怎滴?就是我想打你小子的。
这话要是赢了,自然就是挂在嘴边的话,可如今输了,那肯定是打死也不能说,只能把责任推到两个临时工身上了。
虽然是覃王等人带队去打李茂贞,但唐朝的禁军历来是宦官掌权呀,你们俩不点头,我能调动军队?
因此,这锅得你们来替朕背。别看唐朝历史上,有个把宦官在朝堂上能够呼风唤雨,甚至废立皇帝,但这个群体的性质依然没有改变,依附于皇权,因此大多数人对皇帝有着天然的忠贞。
观军容使西门君遂、内枢密使李周潼两人接到旨意,二话没说就自尽了,谁让摊上这么个老大,真是坑呀。
唐昭宗让人带着两人的脑袋,送到了李茂贞军营之内。看,闹事的人都给你砍了,你的气如今也就算出了吧,该回去就回去吧。
长安这里毕竟不是你家,天冷,回去加件衣服吧。
李茂贞看着脚下扔着的那两颗头颅,笑了,老大,你闹呢,我要的真不是这两颗。
李茂贞要的是宰相杜让能的人头。
朝廷这次是谁在主兵,其实李茂贞等人心里跟明镜似的,但总不能自己拿刀剁了皇帝吧,毕竟古代还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
自己又不想当弑君之臣,被众人、历史唾骂,只要能够清除皇帝身边对自己不利的人,同时震慑住皇帝的异心,让其知难而退,就行了。
皇帝自己是没办法,但其他人,可就任自己拿捏了,李茂贞跟朝廷使者很干脆地说了句。
这事儿又跟杜让能有啥关系呢?当然,作为朝廷一哥的宰相,大政方针都有参与,在这种讨伐藩镇的事情上,想要撇清关系,那肯定也是不可能的。
李茂贞想要杜让能的命,更重要的是他在朝中有人——崔昭纬,一个藏在朝廷队伍里的凤翔派。
根据崔昭纬的密报,宰相杜让能在出兵凤翔一事上,负有主要责任,证据确凿。
面对李茂贞的要求,唐昭宗却沉默了,他有些尴尬,从大唐立国到现在,被外臣这么明着逼着杀勋贵大臣的,好像就只有自己这一位君王了。而如今,对方更是点名道姓要杀自己的宰相,实在是太过分了。
更何况,人家杜让能当初确实也提醒过自己,西面不好惹,自己非要坚持,才酿下如今的大错,而且杜让能之前也主动站出来,要替自己背锅,这样的忠臣,越来越少了,自己又怎么舍得杀?
最终,唐昭宗找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将杜让能从宰相一下子贬到参军。
老弟,给个面子,这总行了吧?
看着皇帝这么磨叽,李茂贞决定帮他下下决心,很快凤翔大军再次前行,兵锋直抵皋驿。
进还是不进长安,老大,你自己看着办吧。
当站在含元殿上的唐昭宗,看到远处凤翔的军旗之时,其内心终于崩溃了。老杜,别怪朕,朕也迫不得已呀。
最终,一道旨意传出长安,带着旨意的使者最终追上了正远赴雷州的杜让能,宣读完旨意后,一杯毒酒递了上去。
杜让能叹了一口气,冲着长安的方向拜了拜,一仰而尽,这老大,真是太坑了。
收到杜让能被赐死的消息之后,凤翔、邠州联军缓缓离去,他们离开之时,也带走了大唐王朝沉淀两百余年的尊严和荣耀,自此朝廷开始沉沦下去,再也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