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海情深时代歌,精神激扬扶贫路
一边是钢琴独奏,另一边穿着民族服装的艺术家吹奏芦笙,舞台中央,时装设计师蒋蔚通过投影欣赏来自贵州的竹编产品,欢闹的苗族庆典音乐响起,拉开上海越剧院《山海情深》在美琪大戏院演出大幕。10月17日是第七个全国扶贫日,《山海情深》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剧目,亮相“艺起前行”优秀新创舞台作品上海展演。
演奏钢琴的作曲家龚天鹏只有28岁,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涉足中国戏曲艺术。龚天鹏创作的第十部交响曲《京剧幻想》,用瑰丽的交响手法“翻译”京剧的精气神,成为美国观众都听得懂的音符。当上海越剧院发出邀约,他欣然答应《山海情深》合作。龚天鹏透露,第一次来到《山海情深》联排现场,感受到戏曲舞台虚拟性,手持乐谱上台有违和感。他当即开始背谱,联排前,把开场三分钟乐谱全部背下来,从容不迫上台。钢琴和芦笙组合,是《山海情深》导演杨小青特意打造的维度空间:钢琴寓意上海,芦笙象征苗寨,两个空间互动、交流、融合形成“山海情深”,象征上海与贵州之间的扶贫项目。
《山海情深》第一次实现上海越剧院三个团一起演绎,台上演员舞美和乐队近160人,这是近二十年来上越出动的最大规模队伍。全剧以双线索发展,一条线是方亚芬饰演的苗家妇女应花对夫妻团圆的渴望和追求,另一条线则是樊婷婷饰演的蒋蔚与父亲蒋大海,助力苗寨发展产业经济,吸引劳动力回潮。“通过一个朴素的故事表达深刻的时代主题,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上海越剧院院长梁弘钧说。
梁弘钧表示,上海越剧院每年进行创作采风,去年接触到在贵州的扶贫干部,听到他们介绍后,对这一题材非常感兴趣。《山海情深》蒋大海身上浓缩大量上海赴贵州扶贫干部故事。蒋大海扮演者许杰说,通过案头研究与亲身演绎,深感扶贫干部伟大,“蒋大海每天在山区奔波,他不仅关注经济发展,更有对当地群众的人文关怀。”
《山海情深》尾声,苗族姑娘穿着自己研制的竹编工艺服装亮相舞台,用编剧李莉的话说,《山海情深》是对未来的祝愿,因此服装造型大胆、时尚。设计师王秋平在服装中结合苗银、百褶裙等民族元素。演员们抢装时间只有几分钟,后台忙而有序,前一场戏演完,演员下场边走边脱,除了服装师和化妆师帮忙,没有戏份的群众演员也一起帮忙穿戴。
上海援黔干部及家属观看《山海情深》。遵义市正安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国文表示,自己现在做的工作很有意义,东西部扶贫协作彰显新时代的长征精神。他还带了一支正安县文旅局组织的苗族歌舞队在《山海情深》开场前为上海观众展示苗家风情。李国文的妻子说,“《山海情深》贴近生活。作为妻子,我更能理解他去远方参与扶贫工作的意义,带动大家一起脱贫,走向共同富裕。我支持他,绝不拖后腿。”上海市杨浦区副区长、上海市第三批援黔干部领队尼冰作为代表,向上海越剧院、《山海情深》剧组赠送锦旗和具有贵州特色的竹编制品,锦旗上书,“山海情深时代歌,精神激扬扶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