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全文翻译 翻译“且智伯亡无后,而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

2020-10-17知识989

英语翻译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 英语翻译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英语翻译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全文翻译 翻译“且智伯亡无后,而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

“思修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才可以帮助德,实现德,但是如果有才无德,必将对社会造成危害。所以德是统帅才的,也是对才的引导。选自《周纪·周纪一。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全文翻译 翻译“且智伯亡无后,而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

资治通鉴(夫才德与)翻译 臣司马2113光说:智瑶的灭亡,在于才胜过德。才与5261德是不同的两回事,而世俗之人4102往往分不清,一1653概而论之曰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原文: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此文出自北宋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扩展资料写作背景:司马光曾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因欲撮取其要,撰纪传体史。初成《通志》8卷,起战国至秦二世,表进于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视。治平三年(1066),诏置书局于崇文院,继续编纂。宋神宗即位,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元丰七年(1084)书成。《通鉴》由司马光总其大成,协修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刘恕博闻强记,自《史记》以下诸史,旁及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对《通鉴》的讨论编次,用力最多。刘攽于汉史、范祖禹于唐史,都有专深的研究。他们分工合作,各自作出了重要贡献。最后,由司马光修改润色,写成定稿。其中是非予夺,一出于光。《通鉴》征引史料极为丰富。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全文翻译 翻译“且智伯亡无后,而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

有才无德是什么意思? 出自《资治通鉴》第一卷周纪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5333134。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译文:臣司马光曰:智伯的灭亡,在于才胜过德。才与德是。

文言文翻译句子 且智伯亡无后 且智伯亡2113无后当译为:虽然智伯死了5261没有子孙后代出自《史4102记·刺客列传·豫让传1653》:原文: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豫让遁逃山中,曰:“吸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疠,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既去,项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

《“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阅读答案及译文》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

急!!跪求: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翻译 司马光曰:智瑶的灭亡,在于才胜过德。才与德是不同的两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而论之曰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

文言文翻译《资治通鉴.周纪一》 《资治通鉴.周纪一》译文:(原文译文均较长,故分段翻译,且由于字数限制有所删减)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 周纪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

翻译“且智伯亡无后,而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虽然智伯死了没有子孙后代,但他的臣子们想为他报仇,这是天下品德高尚的人啊。

《智伯索地》的翻译 翻译:智伯向魏宣子索要土地,魏宣子不给。任章说:“为什么不给他?宣子说:“没有理由就来要土地,所以不给。任章说:“没有理由就来索要土地,邻邦肯定恐慌。他的贪得无厌的欲望无法满足,晋国其它的国家必定恐惧害怕。主公您给他土地,智伯必定骄傲轻敌,邻邦必定害怕而与我国亲近联合,用联军来对抗轻敌的势力,那么智伯的性命不长了。《周书》说:‘想要打败他,必须暂且先辅助他;想要夺取他,必须暂且先给予他。主公您不如给智伯土地使他骄傲。而且主公您为什么要放弃借助天下力量来共同对付智伯的机会,而仅使我邦成为智伯攻击的目标呢?魏宣子说:“好。于是就给智伯一个万人的大邑,智伯很高兴。于是向赵索要土地,赵不给,因此兵围晋阳,韩魏在晋阳城外反戈一击,赵在城内接应,智伯自取灭亡。原文:智伯索地于魏宣子,魏宣子弗予。任章曰:“何故不予?宣子曰:“无故请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彼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智伯必骄而轻敌,邻邦必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则智伯之命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君不如予之以骄智伯。且君何释以天下图智氏,而独以吾国为智氏质。

#豫让#赵襄子#司马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