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身份高贵,兼隋唐两大皇族血统,为何注定当不成皇帝
在唐太宗李世民的诸多皇子中,以魏王李泰和吴王李恪最为贤明,但是无论是李泰还是李恪都当不成皇帝。李泰是因为构陷李承乾,李恪身兼隋唐皇族血统,母亲为隋炀帝的女儿,身份十分尊贵,但依旧做不成皇帝。这其中的是非曲直并非是单纯的嫡长之争或者皇储之争,而是李恪压根就没有当皇帝的资格。
1.经历玄武门之变的大唐王朝,在皇位传承上无比重视长幼有序,李恪根本不在这个行列
虽然李世民经过玄武门之变夺取皇位,但实际上这种弑兄篡位的做法让其深感不安,且对玄武门之变的前后因果经过多次粉饰,在立储的问题上李世民显然不希望他们重蹈覆辙。所以,在李世民的立储方向上,始终是按照封建王朝的宗法制度来的,也就是必须立嫡立长。
李世民跟长孙皇后的儿子有三人,都算嫡子。李承乾年龄最大,故而在八岁时便被立为皇太子,即便后来因为足疾行动不便,李世民对另外一个嫡子魏王李泰宠溺,但也始终没有动过废储的心思。但后来李承乾在李泰的步步紧逼之下谋反,触动了李世民心中最大的忌讳,便直接将两个皇子都废掉,而选择了自己不甚满意的最后一个嫡子李治。
所以,从做皇帝的资格上来分析,李恪从来不具备当皇帝的资格,在几次立储的选择中也没有被纳入到储君的备选项。
2.李恪身兼隋杨和李唐两大皇族血统,身份高贵反而是其成为皇帝的障碍
李恪的母亲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从现实角度来分析,李恪是个“真皇族”,身兼隋杨、李唐两大皇族血统,在朝中和民间有诸多的支持者。同时由于颇具才干,历次被李世民称赞“此子类我”。
但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李恪血统怎么高贵,又怎么英明神武,都注定成为不了大唐皇帝。首先他的血统就是最大的障碍,朝中的支持和民间的希望至多是不明事理的一厢情愿。且从始至终,李恪的朝中支持者都是中低级官员,并没有掌握核心权力的大臣为其谋划,这是李唐王朝自身取代隋朝而造成的。
尽管朝中有人希望李恪成为皇帝,但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掌权的朝中大臣,都不希望李恪成为皇帝,因为这样会导致隋杨势力的复辟。李世民的称赞至多算是安抚人心的帝王权术而已,所以在历次立储中,李世民始终没有考虑过李恪。
3.李恪身上南方贵族的影子始终是关陇勋贵所忌惮的,因此极力阻挠李恪成为皇帝
隋朝被唐朝取代,有着深层的历史原因,便是隋炀帝所代表的南方贵族和李渊所代表的关陇勋贵之间的权力争斗,最终关陇集团的胜出代表着李唐的勃兴。李恪身上有杨妃乃至隋炀帝的血统,背后的支持者也是没落的南方贵族,因此这就代表了朝中两种势力的争斗,掌权的关陇集团当然不会让李恪上位。
正是这种历史原因的影响,即便李世民的嫡子李承乾、李泰、李治全部被杀或者被废,也轮不到吴王李恪,因为背后势力的影响决定了权力斗争的方向。
概而言之,李恪没做皇帝的原因有三:
其一,非嫡非长无资格,在大唐的宗法体制内,储君要嫡亲长子,李恪母亲为妃,皇后有嫡子三人,从资格上来分析李恪无论如何都做不成皇帝;
其二,隋杨血统遭忌惮,李恪母亲为隋炀帝女儿,虽然身兼隋唐皇族血统,亦有许多朝臣支持,但李唐始终忌惮其血统,即便无嫡子情况下李恪也做不了皇帝;
其三,关陇集团阻扰,太宗晚年立储,实际上是政治集团的明争暗斗,关陇勋贵与支持李恪的隋杨贵族本就势不两立,所以历史问题导致李恪当不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