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黄纬禄:如果有来生,我还愿意搞导弹研究

2020-10-16新闻16

黄纬禄:如果有来生,我还愿意搞导弹研究

图①:黄纬禄工作照。

黄纬禄:如果有来生,我还愿意搞导弹研究

图②:巨浪一号发射场景。资料照片

今年10月12日,是我国第一代固体潜地导弹巨浪一号发射成功38周年纪念日。38年前的那一天,在渤海某海域,一条喷火的蛟龙跃出水面,呼啸着飞向碧空,在海天间绘出一幅壮丽景观。自此,我国成为具有自行研制潜地导弹和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

许多人并不知道,巨浪一号总设计师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国固体战略导弹奠基人黄纬禄。他倾尽毕生心血为国铸“剑”,第一枚弹道导弹、第一枚搭载核弹头的导弹、第一枚潜地导弹……中国战略导弹事业的每个里程碑都镌刻着他的名字。

“如果中国有这样的‘大家伙’,帝国主义就不敢侵犯我们了”

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上,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压轴出场,引发现场观众阵阵欢呼。从弹道导弹到巡航导弹,从常规导弹到核导弹……“东风快递,使命必达”,尽显我国战略力量“王牌”的崭新风貌。

车辚辚,长剑行。这一刻,你是否想到,60多年前的中国,除了黄纬禄之外,很少有人见过导弹?

然而,60多年过去了,一声声“地火天雷”震耳耀目,由黄纬禄等功勋科学家亲手打造的大国长剑,托举起民族的尊严,忠实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

黄纬禄的一生,是无法复制的传奇!

传奇的起点,要追溯至上世纪40年代。1943年,他赴英留学,寻求科学救国。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有幸看到英国缴获的德国V-2导弹。看着导弹复杂的“五脏六腑”,黄纬禄感慨地说:“如果中国有这样的‘大家伙’,帝国主义就不敢侵犯我们了!”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面临着超级大国不断施加的核威慑,危机重重。为此,毛主席发出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号召。

核潜艇上需要携带装有核弹头的战略导弹,才能构成一个国家的二次核打击能力。

1957年,在成立一年的中国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五院,黄纬禄开始了他的导弹人生。

当时,我国导弹事业是从零开始,大多数技术人员没搞过导弹,基本上是半路出家。黄纬禄鼓励大家:“搞研究,就像爬山一样,只要坚持不懈地往上爬,再高再陡的山也能登顶。”

从此,黄纬禄和战友们以“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铁律,隐姓埋名、艰苦攻关,开启了我国导弹研制的新征程。

他们白天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晚上挑灯学习外文资料,以会战式的工作强度搞研究。多少次失败,才可以换来一点点进步;多少次进步,才最终换来东风一号发射成功。

研制东风二号时,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黄纬禄发明了“抗饿新疗法”,晚上加班肚子饿得厉害时,就把皮带向里勒紧一个扣,实在难熬时就冲一点酱油汤充饥……

在很多人眼里,黄纬禄是出了名的好脾气。可面对导弹,他十分严苛。他常说:“一枚导弹凝聚成千上万人的劳动,一颗螺丝、一根导线、一个焊点出现一点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试验失败,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一次导弹测试,某继电器偶发一次不吸合现象。再测试几十次后,这种现象没有出现。有人认为,可能不是继电器的问题,不想再复测了。

黄纬禄严肃地说:“我们搞科学的就要有科学态度,不能‘大概’‘可能’,一定要抓住‘偶尔’不放。”经过不懈努力,他们发现了残存在继电器衔铁上的一块微小铁屑,避免了一次重大损失。

胆大心细,是黄纬禄作为技术指挥员的生动注脚。每逢紧要关头,他经过缜密分析,总能当机立断。

一次,某型导弹发射进入5分钟准备,一级伺服机构反馈电压表指针突然摆动。突如其来的异常,让指挥所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黄纬禄没有慌乱,第一时间询问平台情况。得知平台没问题,他沉思片刻,判断是外部轻微震动导致,不会对发射造成影响,果断下达发射命令。

顷刻间,导弹腾空而起,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很少有人知道,“从零开始”的事业是何等艰难。只有黄纬禄和战友们知道,他们度过多少不分昼夜的日子,经历多少一筹莫展的低谷,才有了这一个个载入史册的光辉时刻——

1960年11月,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军事装备史上导弹研制零的突破;

1964年6月,东风二号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翻开我国导弹发展史上自主研制的崭新一页;

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由导弹运载发射的原子弹在核试验预定地点成功爆炸,震惊了世界!

短短10年,中国导弹事业走过了从仿制到研制的自主创新之路,取得被国外称为“像神话一样不可思议”的进步。

“他瘦了,导弹却飞(肥)了,这是剜肉补导弹啊”

“没有经验可借鉴,没有资料可参考,没有现成的试验设备和场地……”回忆起研制巨浪一号的日子,黄纬禄曾用“三个没有”形容当时的条件。

1970年3月,为核潜艇配套的新型运载火箭和导弹研制任务正式确定,黄纬禄被任命为总设计师。当时,中国已有液体地地导弹,但准备时间长、机动隐蔽性差,研制潜地导弹势在必行。

前方没有路。为了国家核心战略利益,黄纬禄决心闯出一条路来。担任总设计师前,黄纬禄主攻控制技术,对导弹总体设计并不熟悉。由于是首次研制,大家心里没底,各单位都留足余量。

“科技人员因技术问题发生意见分歧,一方完全有道理,一方完全没道理的情况几乎没有。”紧要关头,黄纬禄召开专门会议,静静听完各方意见后,要求大家全把余量拿出来,再分散难点。

会上,他总结出的“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的“四共同”原则。时至今日,这仍是中国航天系统工程协同工作、解决问题的“金科玉律”。

为了提高解决技术问题的效率,黄纬禄还自创“故障树”——即遇到技术问题,从根到梢逐步判断,甄别一个解放一片。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导弹研制进度,大家说黄总是“故障分析一个准”的导弹医生。

获取导弹水下基本力学参数,是各国研制潜地导弹都要面临的重要技术难题,模型弹重量近10吨、长10多米,投在什么地方、怎么投,技术人员莫衷一是。

黄纬禄却胸有成竹,暗藏“奇招”。1970年7月的一天,人们惊讶地看到,在新建成不久的南京长江大桥中央,停放了一台巨大的吊车。似火骄阳下,一个“大家伙”正被反复以各种姿态投入水中。

“只要提起导弹,天大的困难,他都要克服。”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原副院长、黄纬禄的同事王文超记得,导弹壳体内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近60岁的黄纬禄坚持进入壳体掌握一手资料,手背还受了伤。

最终,试验获取了足以支撑导弹试制的关键数据。

1982年秋,巨浪一号首飞失败。参试人员心情沉重,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黄纬禄对大家说:“试验失败主要是弹的问题,我是总设计师,我负主要责任。”

黄纬禄带领技术人员大胆分析排除故障,仅用6天,就锁定问题并采取防范措施。

再次发射的当日凌晨,上级建议推迟。黄纬禄又一次主动承担起风险和责任:“需要考虑的都考虑了,一切都准备好了。我认为发射条件已经具备,不宜推迟。”

上级同意了他的建议。这一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千钧压力在这一刻得到释放!那段时间,由于过度劳累,黄纬禄整整瘦了11公斤。一位同事开玩笑地说:“他瘦了,导弹却飞(肥)了,这是剜肉补导弹啊。”虽是戏言,同事眼中却闪烁着泪花。

“如果有来生,我还愿意搞导弹研究”

航天工业系统的人都知道,黄总重技术、更重人品。他常说:“做事要先做人。一个人品德好,即使基础差一点,这个任务也会完成,但是技术好、品德不好,技术就偏了。”

黄纬禄从不以专家自居,不管对谁,都十分谦虚。某型号导弹总师杨德润回忆说:“黄老讲授知识,从不问‘你听懂没’,而是说‘我讲清楚没’。表达不同意见时,从不直接否定对方观点,而是说‘你看能不能这样思考’……”

担任巨浪一号总师时,黄纬禄主动找大家聊天,坦承自己对总体设计并不熟悉,对型号了解还很肤浅,请大家把他当小学生一样教起,“一遍不懂,就再讲一遍”。

巨浪一号试验成功后,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黄纬禄表现非常淡然。他在一次汇报会上说:“大家把赞美之词都加到我头上,我不敢当。作为技术指挥员,任何时候都应以党和国家事业为重,从实际出发,大胆负责,而不应考虑个人得失。”

1999年,国家决定授予一批“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在推选候选人时,黄纬禄主动相让。他说:“功劳是大家的,航天工程也不是一个人或少数人完成的,不能因为我是总师就总把荣誉归到我的头上。”

由于黄纬禄态度坚决,航天科工集团二院推选了其他人。但上级决定,还是授予黄纬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1年7月,黄纬禄卧床不起。自知来日无多的他,常注视着窗外的天空,沉思良久。

他想到了挚爱的导弹事业,心中充满欣慰。黄纬禄退休后,各级领导来看望,他谈的总是导弹,一说到导弹,便神采飞扬地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中……

“多想再去一次发射场,再看一次导弹腾飞!”他想起航天科技人才的“后浪们”。上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上流传“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航天科技人才流失严重,他用言传身教影响和挽留了很多人才。如今,他们大多已成为导弹研制队伍里的骨干力量。

黄纬禄的学生前往医院探望他,他笑着说:“你们干得比我好,希望在你们身上。”

他想到了天真烂漫的孩子们。黄纬禄住院不久后,“两弹一星”大学生夏令营请黄纬禄题写赠言。他手抖得厉害,无法写字,又不忍拒绝。在女儿的帮助下,他艰难地写下了“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勇挑民族复兴重担”的赠言。

黄纬禄坚信,他们中有人将来一定会成为导弹专家。

“如果有来生,我还愿意搞导弹研究。”2011年11月23日,黄纬禄带着对导弹事业的眷恋,走完了近一个世纪的壮阔人生。

生活在精神世界的人,是超然于物外的。走进黄纬禄的家,每个人都会为这个简朴得如一张褪色老照片的家感到震撼。

改革开放后,上级3次提出让他搬新家,他都拒绝了,老房子一住就是半个世纪。

黄纬禄有一部专车,子女从没坐过。老伴住院,秘书安排送了一下,他听说后,硬是给钱补交汽油费。

黄纬禄生前的几位秘书谈到他,都说“黄老人特好,到外地出差,交通工具能走就行,一日三餐管饱就行,休息住宿能睡就行……”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他留下的崇高精神,已化作“剑”之魂。在他科技报国的精神感染下,一批批青年科技人才正蓬勃成长,向着尖端科技顶峰发起冲锋。

#国内军事#战略导弹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