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境由心生 境不离心 什么是禅意人生?

2020-10-15知识10

佛教说心生万物,请问心与外境的关系,是先有外境,还是先有心呢?

\ 经云:‘心不自心,因境故心;境不自境,因心故境.’这就把心与境,境与心的相因相成的关系说得一清二楚.心既因境而有,境亦不能离心独立,因境系因缘生。无有自体.比如镜影。虽有万别千差之相,如无镜光,影不能现;境亦如是.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后面两句是什么,有啥含义 下一句:命2113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容5261乃大释义:环境的美4102好与恶劣是由心境的快乐与否而1653决定的。你的心会影响你的行为举止,形成习惯、性格和外貌;心不再为外界所纷扰,却因自己的本性而变得善、美好、乐观、积极即可转换你的环境,简单说你的认知变了,这个世界也不同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看日落很美,有人会很凄凉。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心本无生因境有究竟是什么意思 毗舍浮佛传2113法偈曰:“假借四大5261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4102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1653大意是说:“法身本来是无身的,不妨暂时借用一下,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的色身(肉身)。心性本来是不生不灭的,是无形的;只是因为境界出现了,所以心性就对境界产生了相应的作用—于是就有了分别的念头,这就是思维心。如果所对应的境界没有了,思维心就自然消失了—它回归于了心性,而心性是寂然无形的。所谓的罪业和福报等等到底是些什么呢?它们只是众生思维心的如幻造作罢了;而思维心是有生有灭的,所以一切罪业和福报等等,也就随着思维心的生灭而变幻无常,终究归于消灭。佛陀就是法身,法身就是觉性。达摩祖师在《血脉论》当中说的很清楚:“佛是西国语,此土云觉性。所以,真正的佛陀,真正的法身是无形无相的,它就是一切众生所共同具有的灵明觉性—也就是心性。正是因为一切众生都具有这个灵明的心性。于是,当心念从其中起来的时候,就产生了各种形象和认识。如同水本来是无形的,当水波起来了以后,就会产生各种波纹的形象一样。显然,水波以及波纹的形象,无非都是水。同样,心念起来以后,所产生的一切形象和认识,也无非都是心性,都是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