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聚类算法应用 聚类算法的聚类要求

2020-10-15知识12

聚类算法的聚类要求 许多聚类算法在小于 200 个数据对象的小数据集合上工作得很好;但是,一个大规模数据库可能包含几百万个对象,在这样的大数据集合样本上进行聚类可能会导致有偏的结果。我们需要具有高度可伸缩性的聚类算法。(high dimensionality)一个数据库或者数据仓库可能包含若干维或者属性。许多聚类算法擅长处理低维的数据,可能只涉及两到三维。人类的眼睛在最多三维的情况下能够很好地判断聚类的质量。在高维空间中聚类数据对象是非常有挑战性的,特别是考虑到这样的数据可能分布非常稀疏,而且高度偏斜。用户希望聚类结果是可解释的,可理解的,和可用的。也就是说,聚类可能需要和特定的语义解释和应用相联系。应用目标如何影响聚类方法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记住这些约束,我们对聚类分析的学习将按如下的步骤进行。首先,学习不同类型的数据,以及它们对聚类方法的影响。接着,给出了一个聚类方法的一般分类。然后我们详细地讨论了各种聚类方法,包括划分方法,层次方法,基于密度的方法,基于网格的方法,以及基于模型的方法。最后我们探讨在高维空间中的聚类和孤立点分析(outlier analysis)。

聚类算法应用 聚类算法的聚类要求

用于数据挖掘的聚类算法有哪些,各有何优势 1、层次聚类2113算法1.1聚合聚类1.1.1相似度依据距离不5261同:Single-Link:最近距离、4102Complete-Link:最远距离、Average-Link:平均距离1.1.2最具代表性算法16531)CURE算法特点:固定数目有代表性的点共同代表类优点:识别形状复杂,大小不一的聚类,过滤孤立点2)ROCK算法特点:对CURE算法的改进优点:同上,并适用于类别属性的数据3)CHAMELEON算法特点:利用了动态建模技术1.2分解聚类1.3优缺点优点:适用于任意形状和任意属性的数据集;灵活控制不同层次的聚类粒度,强聚类能力缺点:大大延长了算法的执行时间,不能回溯处理2、分割聚类算法2.1基于密度的聚类2.1.1特点将密度足够大的相邻区域连接,能有效处理异常数据,主要用于对空间数据的聚类2.1.2典型算法1)DBSCAN:不断生长足够高密度的区域2)DENCLUE:根据数据点在属性空间中的密度进行聚类,密度和网格与处理的结合3)OPTICS、DBCLASD、CURD:均针对数据在空间中呈现的不同密度分不对DBSCAN作了改进2.2基于网格的聚类2.2.1特点利用属性空间的多维网格数据结构,将空间划分为有限数目的单元以构成网格结构;1)优点:处理时间与数据对象的数目无关,与数据的输入顺序。

聚类算法应用 聚类算法的聚类要求

在大数据分析中哪些聚类算法是最常使用的? 聚类算法那么多,并不清楚具体哪些才是真正用的到的,不能够选择性的学习.

聚类算法应用 聚类算法的聚类要求

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研究与应用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摘要:随着数学、计算机2113科学以及统计学、生物学等5261的快速发展4102,促进了聚类算法的产生。聚1653类分析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被广泛应用到多个领域,介于此人们发明出了聚类算法。这些算法可以被分为以划分方法为代表的多种多样的处理方法。今天我们着重来探讨一下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的研究与应用。关键词:划分方法;聚类算法;研究与应用随着我国的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经济学学科的快速发展,聚类算法得到广泛使用,加快了数据处理与分析的速度,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而且聚类算法的应用领域已经涉及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它是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这有很多具体应用的实例,比如说在商业方面,聚类分析方法可以帮助销售工作者找到不同的客户群,并且通过聚类分析中特定的模式来展现客户群的差异性。实际出真知,聚类分析方法对于市场的整体分析和数据处理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根据对客户群特点的分析准确把握客户的消费心理,这样一来能够促使厂商发现新的商机,开发新型的产业和地区市场,并且能够将。

聚类算法在机房分析中的应用有哪些 聚类在以下几个领域中是非常有用的:模式分析的浏览、聚集、决策制定及机器学习,还包括数据挖掘、文件恢复、图像分割及模式分类。但在这些问题中,几乎没有有关数据的先验信息(如统计模型)可用,而用户又要求尽可能地对数据的可能性少进行假设。在这些限制条件下,聚类方法特别适合于查看数据点中的内在关系以对它们的结构进行评估。

有哪些常用的聚类算法? https://www. kdnuggets.com/2018/06/5 -clustering-algorithms-data-scientists-need-know.html 翻译:非线性 审校:wanting 中文翻译首发于“集智学园”公众号

有哪些常用的聚类算法 划分法划分法(partitioning methods),给定一个有N个元组或者纪录的数据集,分裂法将构造K个分组,每一个分组就代表一个聚类,K。而且这K个分组满足下列条件:(1)每一个分组至少包含一个数据纪录;(2)每一个数据纪录属于且仅属于一个分组(注意:这个要求在某些模糊聚类算法中可以放宽);对于给定的K,算法首先给出一个初始的分组方法,以后通过反复迭代的方法改变分组,使得每一次改进之后的分组方案都较前一次好,而所谓好的标准就是:同一分组中的记录越近越好,而不同分组中的纪录越远越好。大部分划分方法是基于距离的。给定要构建的分区数k,划分方法首先创建一个初始化划分。然后,它采用一种迭代的重定位技术,通过把对象从一个组移动到另一个组来进行划分。一个好的划分的一般准备是:同一个簇中的对象尽可能相互接近或相关,而不同的簇中的对象尽可能远离或不同。还有许多评判划分质量的其他准则。传统的划分方法可以扩展到子空间聚类,而不是搜索整个数据空间。当存在很多属性并且数据稀疏时,这是有用的。为了达到全局最优,基于划分的聚类可能需要穷举所有可能的划分,计算量极大。实际上,大多数应用都采用了流行的启发式方法,如k-均值和k-。

K-modes聚类算法的实例应用 是一种聚类算法,用于数据挖掘,算法本身没什么研究的,当然实际应用中还要考虑好多问题。总的来说,kmean算法对于一般的聚类任务还算可以。

用于数据挖掘的聚类算法有哪些,各有何优势? 如果真要做全面介绍的话,有可能是一部专著的篇幅。即使是做综述性的介绍,一篇三五十页的论文也可以写成…

谁能介绍下聚类算法及应用呢? 在“自底向上”方案中,初始时每一个数据纪录都组成一个单独的组,在接下来的迭代中,它把那些相互邻近的组合并成一个组,直到所有的记录组成一个分组或者某个条件满足为止

#聚类#层次聚类方法#算法#模糊聚类分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