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老聃的老师常枞病重,老子去看望他。常枞躺在病榻上, 老聃问常枞

2020-10-14知识35

老子和苏格拉底是同 一个时期的吗? 不是,老子的时间是约公元前571年-约公元前471年;苏格拉底的时间是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1、老子老子大约于公元前571年(周灵王元年,鲁襄公二年,宋平公五年)出生于楚(原为陈)国苦县。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说,老子即李耳,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老子入周王室任守藏室史(管理藏书的官员)。在被推荐入周室效力之前,老子跟随常枞(商容)学习知识。公元前535年(周景王十年、鲁昭公七年),老子因受权贵排挤,被甘简公免去守藏室史之职,出游鲁国。在鲁国巷党主持友人葬礼,孔子助葬。时孔丘17岁,问礼于老聃。大约公元前485年(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相传老子长寿,大约于公元前471年死于秦国,享年一百零一岁。2、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索佛洛尼斯科斯(Sophroniscus)是雕刻匠,母亲费纳瑞特(Phaenarete)是助产妇。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老聃的老师常枞病重,老子去看望他。常枞躺在病榻上, 老聃问常枞

老子有关齿与舌的一段话是什么,要原文 汉代刘向《说苑·敬慎》上记载:春秋时期,中国教育家常枞弥留之际,他的学生老聃(即老子)前来探望,并讨遗教。常枞“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老聃的老师常枞病重,老子去看望他。常枞躺在病榻上, 老聃问常枞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老聃的老师常枞病重,老子去看望他。常枞躺在病榻上,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揭示了本材料的主旨:那舌头之所以存在,岂不是因为它柔软;牙齿不存在,岂不是因为它刚硬吗?常枞道:你说得好!天底下的事都是这个道理。那就说明,世间万物比不一定是刚硬的战胜柔软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时柔软恰恰可以打败刚硬。立意提示参考:1.柔韧的力量:柔能克刚,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2.做人做事要学会变通,不能太直,太硬,否则容易折断。能屈能伸,退一步海阔天空。只硬不柔只伸不屈,往往适得其反!3.刚柔并济,以柔为上。做人做事既要有原则也要适度灵活,“太刚则折,太柔则废”。4.其他立意可视情况而定,只要合理、有据亦可。总体来说不难,考生没有审题障碍,不太会走题偏题。题目贴近社会和人生,考察学生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的洞察和思考。学生平时关注社会,感悟生活,而不是做生活的旁观者,就能写出真实情感和独到见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老聃的老师常枞病重,老子去看望他。常枞躺在病榻上, 老聃问常枞

“老子”的父亲李乾是哪里人,在现代的什么地方? 关于老子(在此单指姓李,名耳,字伯阳,曾任东周柱下史的老子)之父李乾其人,祖籍为河南洛阳,属古西亳嵩县空桑涧,也即现在的洛阳市嵩县纸房乡龙头沟(莘乐沟)村李姓并非从老子开始,而是来源于老子的前十一世得姓始祖李利贞。《北史·序传》记载,李利贞(前1069~前992年),原名理利贞,是司法鼻祖皋陶的后代。在帝尧时代,因皋陶曾担任大理(司法官)一职,并连历三代世袭,所以,其子孙按当时风俗习惯,以官为姓氏,称理氏…。时至殷商末年,纣王帝辛执政时,皋陶的后裔有个名叫理征的人,因直斥纣王错误而降罪被杀。理征之妻 契和氏老家是陈留(今开封市杞县空桑村)人,本可逃回陈留,因担心连累娘家亲属,于是便顺着伊河往西亳遁逃。途中,当母子饥饿难耐时,契和氏发现山坡的树上有不少“木子(即后来李子)”,于是便釆下来吃…靠这种野果保全了性命,来到了相当年的“伊候之墟”这一避难之所。契和氏与理利贞母子,为纪念靠李子得以活命,和不再姓理更便于隐居之故,从此改姓“李”。周革殷命后,李利贞之子李昌祖(老子的高祖父)得以恢复其贵族身份,成为陈国大夫。因在宛丘(今淮阳)为官,故迁居鸣鹿邑(今河南鹿邑县)。春秋末年,老子父亲李乾(时任东周卿士),又名李敬,。

老子的经历和时代背景是怎样的?《道德经》是怎么写出的? 老子的经历和时代背景是怎样的?《道德经》是怎样写出来的?回答这个问题,应按照《史记.老子列传》的记载来解答更为准确。《史记》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里人也”“周藏室之史”由此记载: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现在的安微涡阳)。《史记》记载老子做过“周守藏室之史”也就是周朝国家守藏室的官员(现为图书馆长)。能胜任这一工作来看,说明老子很有学问并精通“周礼”。在此时期,周朝封建宗教等级制度“周礼”,已完全不适应诸候国的统一管理制度,使东周朝统治日渐衰落。周天子已经不能统治各国诸候,正处于战国争霸乱局中。而老子是道教思想者,更是看不得这样的乱局社会。所以决定离开首都洛阳,另寻途径,骑着一头青牛往西去了函谷关(河南省灵宝市)。这也就形成老子在函谷关,并留下了一个著书《道德经》原由故事。《史记》记载“结草为楼,夜观天象。“子将隐居,强为我著书。由此记载:老子来到函谷关结识了一个很崇道的关令,在当地奉为著名道教真人,名叫伊真人,伊真人也是一个周朝学者,并力邀老子一起去了他的隐居之地“结草为楼,夜观天象”的草楼上。这就是史称为道教第一道观的“楼观台”(现在陕西省周至县)。在此伊真人十分诚恳地对老子说“子将隐。

#国学#孔子#文化#函谷关#苏格拉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