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脱贫大决战|“凉经济”带富“穷山窝”

2020-07-21新闻13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归欣

7月18日,一场细雨让栾川县潭头镇拨云岭村格外清爽。“真没想到,山沟里还有这么舒服的地方,比市区能低五六(摄氏)度。”站在岭上的慢十三月特色民宿旁,郑州市民程慧对记者说。

10年前的拨云岭,是“挂”在陡坡上的穷山村,“闺女不嫁本村汉,光棍急得满山转”。2013年,在老支书杨来法带领下,村里告别传统庄稼,种起了薄皮核桃、油用牡丹,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引来了山外游客。

2016年,民宿投资人马利对此地一见倾心,“在我眼里,拨云岭就是北方的‘莫干山’。我们走过很多地方,选择在这儿安营扎寨。”他说。如今,“慢十三月”成了民宿界的“网红”,拨云岭也越来越热闹。

被民宿和旅游改变的,还有离拨云岭不远的仓房村。“开荒山尖尖,种地天边边。”村民李银生回忆,虽然守着好山水,大伙却过了多年穷日子。到2013年,仓房村年人均收入只有2000元,185户人家里,贫困户就有112户。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样的山水,一样的景致,岭那边的重渡村早就尝到了旅游带来的甜头——靠着名声在外的重渡沟景区,重渡村2013年人均收入已经超过3万元。“家家开着小汽车、住着新楼房,真让人眼气。”经常开着三轮车去景区卖山货的李银生,受“打击”程度最深。

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一项项好政策落地生根,仓房人把“眼气”付诸行动,开启脱贫致富加速度。缺资金,县里有扶贫小额贷款;缺技术,镇上组织免费培训。早就想大干一场的李银生率先开起了“仓房人家”民宿,2016年净赚七八万元,当年年底顺利脱贫。“目前俺村农家宾馆已经有24家,贫困户全部摘帽。”村主任王青献告诉记者。

旅游扶贫,让一大批曾经的贫困村旧貌换新颜,也让栾川在河南脱贫攻坚战场上有了最明显的“标识”。到2017年,乡村旅游已经在全县遍地开花,农家宾馆破千家,从业人员近3万人。

2018年8月,利用豫西山区的天赐“凉机”,栾川县大胆推出“高速免费”活动,避暑经济彻底引爆:全县1205家农家宾馆,共接待游客50.27万人次;最高峰一天,每3个本地人就要接待一个外地游客。到2019年,栾川县已有2万名贫困群众通过旅游扶贫受益,占全县贫困人口的75.2%;18个贫困村成为旅游扶贫专业村,占建档立卡贫困村的24%。

大好形势面前,栾川人看得更远:在政府引导下,先富起来的重渡村与周边8个村携手,率先在全县实施“减量增效”——压减床位数量、提升服务质量,将农家宾馆升级为精品民宿,降低环境负载压力。“‘生态饭’才是‘长久饭’。”栾川县委书记董炳麓告诉记者,“我们将坚定不移践行生态扶贫,让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编辑:张菁菁

#扶贫#贫困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