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柯九思的花鸟画有什么特点? 柯九思的竹子

2020-10-12知识13

古代最早写竹子的诗在什么时候?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就有大量竹诗,直接提及的有5首,出现7次;间接提及的有几十首之多。如《诗·卫风淇奥》曰:“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历史上对《诗经》。

柯九思的花鸟画有什么特点? 柯九思的竹子

为什么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 四君子”是指中国画中的梅、兰、竹、菊,中国古代绘画,特别是花鸟画中,有相当多的作品是以它们为题村的,它们常被文人高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气节、虚心的。

柯九思的花鸟画有什么特点? 柯九思的竹子

中国历史上画竹最有名的画家是谁 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擅画墨竹及山水,师文同、米芾父子,兼取董源、巨然、李成诸家之长,成自家一体。此图为高克恭传世的唯一一件画竹作品,用笔温和沉静,条理清晰,竹与脚下之石相呼应,可谓“竹石有情”。赵孟頫,号松雪,又号水晶道人,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宋太祖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之后。在花鸟画方面,他糅合“徐熙野逸,黄家富贵”二体,兼工带写,不尚工巧,而以清疏淡雅取胜。管道升,赵孟 之妻,字仲姬,浙江吴兴人。工诗文书画,擅画梅、兰、竹。传世墨迹不多见。管道升画竹在元代颇负盛名,其特点是:在用墨上不求变化,竹叶并无层次,一笔完成,行笔以中锋为主,偶有侧锋。最上边的竹叶作“燕飞式”,用藏锋笔法挑出,极为生动。李衎(1245—1320),字仲宾,号息斋道人,蓟丘(进北京)人。善画枯木竹石,尤善双勾设色竹及水墨竹。李衎曾遍游东南山川,出使过交趾(今越南),深入竹乡观察各种竹子的生长状态。此图的题材还是修竹与树石,杂以兰花野草,共同构筑了此画幽雅明快的意境。倪瓒(1301—1374),“元四家”之一,字元镇,号云林,别号幻霞生、荆蛮民、奚元朗、净名居士、朱阳馆主等,常州人,出身江南富豪,生活。

柯九思的花鸟画有什么特点? 柯九思的竹子

梅兰竹菊都各代表什么 梅兰竹菊指:梅花2113、兰花、竹、菊花。被人5261称为“四君子”。4102品质分别是:傲、1653幽、坚、淡。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号称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它们各有特色: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中文名梅兰竹菊外文名Plum blossoms,orchids,chrysanthemum,bamboo寓意傲、幽、澹、逸应用绘画、书法、诗词梅探波傲雪,高洁志士

历代画竹和咏竹的名家有哪些? 历代画竹的书画名家/!很多,有北宋文同,柯九思,清代郑板桥,明代沈贞。都是有名的书画家,诗人。清代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为三绝,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郑板桥的竹画诗欣赏【竹石】清代,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你东南西北风。【题画】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我喜欢郑板桥的画,更欣赏郑板桥的诗!

梅兰竹菊为什么被称为四君子? 梅兰2113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的由来:5261因为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4102,从此1653,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世人常用“四君子”来寓意圣人高尚的品德。梅兰竹菊“四君子”寓意: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四君子”题材始终伴随着中国花鸟画的发展。究其原因,这里映衬出的不仅是由于“四君子”本身的自然属性而呈现出的一种自然美,更重要的是古人把一种人格力量,一种道德的情操和文化的内涵注入到“四君子”之中,通过“四君子”寄托理想,实现自我价值观念和人格追求,最终“四君子”成为古人托物言志,寓兴自我,展示高洁品格的绝佳题材。在花鸟画这一门类里,国画梅花、国画兰花、国画竹子和国画菊花是画家常常喜欢表现的对象。这正反映出中国画的象征性:中国传统观念认为,这些花花草草具有高尚的品德,好比人中“君子”。“君子”是中国哲学里的一个重要范畴,指具有很高道德修养的人,仅次于“圣人”。在中国人看来,梅花在漫天飞雪的隆冬盛开,不畏严寒、探波傲雪,象征君子威武。

柯九思的花鸟画有什么特点? 柯九思(1290-1343年),字敬仲,号丹丘生,台州(今浙江仙居)人。其父柯谦,曾任翰林国史检阅、江浙儒学提举,是元朝仙居较为显扬的一个官宦。柯九思受其父的影响,自幼。

中国历史上擅长画竹的高手有?北宋的文人画派主要的描绘对象就是四君子,文同的竹子,扬无咎的梅花,赵孟坚的水仙,元代有柯九思与王冕,清代的郑板桥。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已经反映出竹子的使用,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说明在此之前,竹子已为人们所研究和利用,也即是中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时器时代。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崩溃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则应在此之前就已出现了。在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也发现了竹子的实物,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有了密切关系。因为只有竹子已为人所用,才须为其创造一种文字符号来表示。扩展资料竹文化诗文竹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子形态特征总结成了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如虚心、气节等,其内涵已形成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精神象征.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国人民喜爱,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岁寒三友之一等美称。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自古就重视画竹,这不是偶然的,。

在古代都有哪些画家擅长画竹子? 竹入画,约始于唐。明皇、摩诘、吴道子皆喜画竹。至五代,李夫人创墨竹法,传其夜坐床头、见竹影婆娑映于窗上、乃循窗纸摹写而创此法。及宋,东坡弃前双勾着色法,枝干、叶均以水墨画,深墨为面,淡墨为背。文湖州时益兴,史称“湖州竹派”,后延元明清时代,夏昶、吴镇、柯九思、郑板桥等名家辈出,蔚为盛事。当代郭味蕖、张立辰、卢坤峰等人亦为大家。

#梅兰竹菊#君子#郑板桥#文化#竹子精神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