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先进篇第一句究竟如何理解?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这句话。感觉南怀谨先生还算靠…
如何理解“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句话? 《论语.八佾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译文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又有何用?作为一个人没有仁德之心,奏乐歌唱又有何用?这句话孔子想表达的内心意思是:礼乐是“表”是“肌肤,皮毛”,仁是“里”是“血肉,骨骼”。离开了仁爱的真精神,徒有形式的礼乐只是表面功夫,没有意义了。就像画龙没点睛的作品,龙躯,龙爪画的再逼真,也缺少了魂灵。因为人类社会的重心万变离不开“人”。离开了“人”讲问题,凡事都失去了意义。而孟子解释“仁”时,说“仁也者,人也”,“仁,人心也”。表明“仁”就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是人的心。反之,就是禽兽了。所以“人即仁”。而仁人应履行的社会义务,首当其冲就是尊礼守礼。孔子“以仁讲礼”,以“人文主义的精神讲礼”。赋予了春秋时岌岌可危的“周礼”,新的神圣意义。把丧祭礼等各种礼节,都规划到人心和人性上。让礼有了新的尊严。所以宋代儒者张横渠也说:“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一事而非仁也!即所有的“礼”都是人心中的“仁”的外在表现。先秦时期,礼原本是送玉给人。后来指见到王,诸侯,大夫,朋友要行礼。乐是配合“礼”的。行礼的同时也要唱诗歌。但是孔子的儒家认为,。
“慎言慎行,笃言笃行”是什么意思? 意思:审慎的思考可以明志,可以明理;谨慎的行动可以避免冲突,可以让人生之路更加平坦。谨慎的行动是在明志明理的前提下进行,只有谨慎的行动,才能达到“行必果”的目标。
论语先进篇里面的: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集注中解释:先进后进,犹言前辈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