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恩施土家族有哪些风俗 土家族服饰人字路形

2020-10-09知识7

土家族服饰的女子服饰 头包1.7至2.3米青丝或青布帕,不包人字路形。上衣布:一、大襟,左开襟袖大而短,无领,滚边,衣襟和袖口有两道不同的青边,但不镶花边。二、银钩,这种衣为矮领,衣襟和袖口镶宽青边,袖口青边后再加三条五色梅花边,胸襟青边则用彩线绣花。三、三股筋,衣大袖大,袖口镶16.5厘米宽边,领高1.65厘米,镶三条细边。四、结婚衣,新娘喜穿“露水衣”(即红衣),这种衣长而大。女鞋较讲究,除了鞋口滚边挑“狗牙齿”外,鞋面多用青、兰、粉红绸子。鞋尖正面用五色丝线绣各种花草、蝴蝶、蜜蜂。绣花鞋垫,是姑娘赠给意中人最珍贵的礼物哦。

恩施土家族有哪些风俗 土家族服饰人字路形

土家族服饰与苗族服饰的异同点 土家人“男女垂鬓,短衣跣足,以布勒额,喜斑烂服色”。过去,“男女服饰,以贫富分,贫者仅足蔽体,富者夏葛冬裘。土家人穿的衣料,一般为自织、自染的土布,史书上称为。

恩施土家族有哪些风俗 土家族服饰人字路形

土家族服装真正是什么样子的啊! 男子服饰 头包青丝帕或青布,白布帕2.3至3米,包成人字路。较古老的上衣叫“琵琶襟”,安铜扣,衣边上贴梅条和绣“银钩”,后来逐渐穿满襟衣(多指中年以上者)和对胸衣,青年人多穿对胸衣,正中安五至七对布扣。裤子是青、蓝布加白布裤腰,鞋子是高粱面白底鞋。女子服饰 头包1.7至2.3米青丝或青布帕,不包人字路形。上衣布:一、大襟,左开襟袖大而短,无领,滚边,衣襟和袖口有两道不同的青边,但不镶花边。二、银钩,这种衣为矮领,衣襟和袖口镶宽青边,袖口青边后再加三条五色梅花边,胸襟青边则用彩线绣花。三、三股筋,衣大袖大,袖口镶16.5厘米宽边,领高1.65厘米,镶三条细边。四、结婚衣,新娘喜穿“露水衣”(即红衣),这种衣长而大。女鞋较讲究,除了鞋口滚边挑“狗牙齿”外,鞋面多用青、兰、粉红绸子。鞋尖正面用五色丝线绣各种花草、蝴蝶、蜜蜂。绣花鞋垫,是姑娘赠给意中人最珍贵的礼物哦。小孩服饰 突出在帽子上。按年龄、季节确定帽形:如春秋戴“紫金冠”,夏季戴“冬瓜圈”,冬季戴“狗头帽”、“鱼尾帽”、“风帽”等。这些帽子上除用五色丝线绣“喜鹊闹梅”、“凤穿牡丹”和“长命富贵”、“易养成人”、“福禄寿禧”等花鸟和字外,还在。

恩施土家族有哪些风俗 土家族服饰人字路形

石柱土家族服饰 在土家族的心中,繁多的色彩中,红色则最受人青昧。红色有着热烈、鲜艳、醒目、样和之感,因此喜红者诸多。有色必有红,久而久之,不但在服饰上而且在生活上也形成了无红不成喜,有喜必有红之俗。“改土归流”后,由于受封建王朝的压制,以及中原文化的强大影响,土家族的服饰男女服装均为满襟款式,改掉了“男女服饰不分”的民族服装,加以土家族的家织花边,保持着本民族服装的浓厚特色。土家族妇女穿的是无领满襟衣。衣向左开襟。从上领到下摆到衣裙脚绣有一寸五宽的花边,衣袖各有一大二小三条花边,大花边一寸五宽,小花边有手指宽。袖大一尺二寸许,花边宽窄与衣袖相同,裤大约一尺五寸。另外,胸前外套围裙,俗称“妈裙”,围裙上为半圆形,下为三角形,从上半圆形及下脚也有一圈花边,宽约一寸。围裙胸前绣有花约五寸见方,围带即花带均为五彩丝线织成,一般二尺长,两头分别留有三寸未织的花缓。显示出土家妇女的心灵手巧。土家族的孩童衣裤不多讲究,主要注重的是鞋帽。小孩一般戴猫头尾巴帽,帽子前额用金银打就的十三个菩萨像,中间大的一个为观音坐像,两边钉有十八罗汉像,虎帽两侧至两腮前有银勾,用于小孩系帽用,帽顶两侧用白兔毛做成的虎耳,上前挂。

土家族的头饰 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鞋帽类装饰。包括帽子、头巾、鞋子等形式。其中帽子以小孩的虎头帽、猫耳帽等最具特色,其基本特征是帽子仿照各种动物的形状(通常绣以各种吉祥图案),在其上点缀银菩萨(如十八罗汉),两耳之上缀以风铃。成年人头巾以青、白色“人字形”丝帕最具代表性,其基本特征是将青丝帕或五六尺长的白布缠于头上,呈“人字形”,一般因性别、年龄而异。鞋子一般有偏耳草鞋、满耳草鞋、布鞋或钉鞋等,其中布鞋以绣花鞋最具代表性,其基本特征是鞋底为千层底,鞋帮绣以各种吉祥图案,通常配以各种绣花鞋垫,是反映土家族姑娘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志。二是头饰。包括凤冠、簪子、耳环等,一般以金、银制成,因家庭经济状况、年龄差异而略有不同,其中凤冠是土家族贵族妇女佩戴的装饰,其他皆为一般妇女佩戴的装饰。耳环则是过去土家族男女皆喜欢佩戴的头饰,且以多为美。三是胸饰。包括牙扦、项圈等。牙扦挂于胸前右方,为土家族妇女喜爱的银饰兼适用之物,一般重近200克,长68厘米,上面安有小银圈一个,便于套挂在胸口上,中央为打制的虫鱼鸟兽及植物藤草连缀其间,下端吊有耳挖、牙扦、马刀、叉、剑、针夹、铲等小银器物,是土家族新娘出嫁时的必备之物。。

苗族的风俗习惯和禁忌 苗族风俗习惯与禁忌 一、苗族风俗习惯 1、服饰 花垣苗族男子的服饰为头缠布帕,雅酉一带为花帕,其余地区为青帕,帕长 1~3米长,戴多层“人字形”。身穿对襟衣,袖长而小,。

男生版的服装,肩两边各有个带子,那是什么服饰?

土家族有哪些衣着特点 男子服饰 头包青丝帕或青布,白布帕2.3至3米,包成人字路。较古老的上衣叫“琵琶襟”,安铜扣,衣边上贴梅条和绣“银钩”,后来逐渐穿满襟衣(多指中年以上者)和对胸衣,。

恩施土家族有哪些风俗 1.居住2113土家人“所居必择高岭”5261,往往同姓数十户或上百户集聚而成为4102一寨。土家人多聚1653居山内,客家人多居山外。土司时,只有土司、舍把、族长等土官以木架屋,雕梁画柱,而一般土民,多编竹为墙,茅草盖屋,若盖瓦房,则犯僭越之罪。堂屋正面设有祖先神位,两旁侧室住人。侧房内靠前处设火坑,置三脚架,用来架锅做饭。侧房近屋顶处,编竹为楼;楼底悬一木架。竹楼及木架利用火坑中烧火的热气,烘粮食、肉、木柴等。土家房舍,多建“吊脚楼”式木板瓦房,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或堆放肥料柴草等。苗家喜合族聚居,一姓一寨,或数姓一寨,居室形制有两种,一种是极为简陋的所谓三根柱子通天,“八”字木,上盖茅草的居室,另种是较好的即为吊脚楼。楼下养牲畜,楼上住人。堂屋一侧为火屋,置有火坑,坑内置三脚架用以煮饭或炒菜,火坑后方供奉的家神。火坑屋的套间即为该家长者居住。2.衣着土家人“男女垂鬓,短衣跣足,以布勒额,喜斑烂服色”。过去,“男女服饰,以贫富分,贫者仅足蔽体,富者夏葛冬裘。土家人穿的衣料,一般为自织、自染的土布,史书上称为“溪布”、“洞布”,多为青、蓝二色。服装式样:青年男子多穿对襟短衣。也有穿“琵琶襟”。

#土家族#土家族吊脚楼#花边#服装特色#恩施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