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是什么季节的 描写的是秋季 这是:叶绍翁的《夜书所见》的诗句,《夜书所见》。南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意思:萧萧秋风吹动梧叶。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①一灯明。【注】①篱落:篱笆。开头两句中“送”“动”两。
夜书所见,中的书是什么意思??? 书的意思是:书写2113。夜书5261所见是指在孤寂夜里写写所4102思念的景1653象。【出处】《夜书回所见》—宋代:叶绍翁萧萧梧答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扩展资料1、《夜书所见》创作背景这是叶绍翁在异乡触景生情之作。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2、《夜书所见》鉴赏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吹心冷。诗中一个“送”字令人仿佛听到寒气砭骨之声。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诗开头两句中“送”“动”两句用语巧妙,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2.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是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诗句中“客情”是什么意思?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是什么意思 “萧2113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两句诗5261的意思是:江上的秋风吹过来4102,梧1653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原诗:《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注释:1、萧萧:风声。2、客情:旅客思乡之情。3、挑:挑弄、引动。4、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5、篱落:篱笆。释义: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作者简介: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诗人。祖籍建阳(今福建建瓯)。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北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南宋建炎三年(1129),因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扩展资料: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的客是什么意思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的“客”意为:客游在外的游子。客情:旅客思乡之情。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原诗:《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
叶绍翁的诗《夜书所见》中“萧萧梧叶送寒声” 《夜书所见》朝代:宋代 作者:叶绍翁 原文: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