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一套地层遭受构造变形 构造岩石地层组合特征的研究实例

2020-10-08知识17

地层、构造 四川盆地,自震旦纪以来,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大型坳陷区。晚三叠世的印支运动使之成为内陆湖盆,范围远比现今的四川盆地大。中生代,盆地不断沉陷,堆积了厚达3000~4000m的紫红色砂岩和页岩,被称为“红色盆地”或“紫色盆地”。中生代末期,四川运动使盆地周围褶皱成山,盆地相对下陷,同时,盆地内地层发生大规模褶皱。华蓥山和龙泉山将盆地分隔成三部分,华蓥山以东,称为盆东褶皱带,由NE-SW走向的多条平行山岭与谷地相间组成,条状山岭海拔一般为700~800m,谷地多为低丘、平坝,海拔200~500m;华蓥山和龙泉山之间,称为盆中穹窿带,区内紫红色砂、页岩倾角平缓,受切割后形成大片方山式丘陵,海拔350~450m,相对高度几十米;龙泉山以西,为成都平原(川西平原),属盆地沉陷带,面积7000km2,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海拔约600m。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周围山地急剧抬升,盆地相对下沉,盆地边缘形成巨大地形落差。一、地层四川盆地内主要分布地层为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厚3000~4000m,最大厚度达6738m,为一套湖、河相沉积的红色碎屑岩系。侏罗系层序发育完全,分布面积占盆地面积的74.13%;白垩系岩相变化较大,分布面积占盆地面积的27.96%;古近系仅有。

一套地层遭受构造变形 构造岩石地层组合特征的研究实例

矿区构造变形机制 结合构造解析及岩石组构学分析,早期NNE—SSW或近SN向水平挤压应力和晚期侧向扭压应力导致了石碌矿区D1和D2两期构造变形。一、第一期(D1)构造变形机制 。

一套地层遭受构造变形 构造岩石地层组合特征的研究实例

试述哪些地层表现可以作为构造运动的证据 构造运动的地质证据:就是通过沉积物或沉积岩的厚度、岩相变化、褶皱和断裂以及地层接触关系等来了解构造运动的状况。具体看以下3点:(一)岩相及厚度变化岩相是指沉积岩生成时的自然环境、物质成分、结构构造以及所含生物的特征在岩石上的总体表现。比如说,地壳上升,沉积物的粒度变粗,厚度变小,甚至没有沉积物,而使地表遭受风化剥蚀(这是海退);如果地壳下降,沉积物的粒度变细,厚度加大(这是海进);如果地壳运动活动频繁,交替出现,自然沉积物的粗细就复杂多变。反之,如果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沉积物就趋于简单化。总之,沉积岩的岩相变化,就意味着地壳运动的方向、速度变化;沉积岩的厚度变化却反映了升降运动的幅度。如果同一种沉积岩在浅海中沉积,当沉积的厚度超过浅海深度,若超过愈多,说明地壳下降幅度愈大。反之,如果同一种沉积岩沉积很薄,甚至产生缺失,这就说明该地区相对上升的幅度很大,也意味着该地区已露出水面(二)褶皱和断层褶皱和断层是构造运动的直接表现。一般升降运动引起的褶皱,从形态上看常常是一些大型的宽缓的隆起和拗陷。产生的断层也主要是引张引起的正断层或高角度的逆断层。如汾渭地堑、莱茵地堑、东非裂谷和大。

一套地层遭受构造变形 构造岩石地层组合特征的研究实例

哪些构造现象可以判断地层的层序? 最典型的是“地层不整合”,是重要的地层层序界面,地层序列中两套地层之间的一种不谐调的地层接触关系。它意味着不整合面下的地层形成之后和不整合面之上的地层沉积开始时所经历的沉积中断,下盘发生褶皱、断裂、变质、上升、遭受剥蚀和下盘重新下沉或海侵接受沉积等。不整合表明地层记录的重要间断或缺失。地层剖面中的岩层是现存的地层部分,而不整合则包含缺失的地层部分。

地层的接触关系 (一)整合接触关系及其特征当某一地区在某一地质历史时期内是处于连续沉降的地壳运动作用下,或虽处于上升,但未超过水下侵蚀基准面,或地壳升降与沉积作用处于相对平衡时,这个地区的沉积作用是连续进行的,这种环境下形成的地层接触关系为整合接触(图2-25A)。根据整合接触的形成条件,可归纳出如下特征:①岩层层面相互平行排列;②上、下岩层的时代是连续的;③在海相沉积中,上、下岩层的岩性往往是递变的,例如华北地区的寒武系及奥陶系地层,均以灰岩为主的连续沉积,两者间为整合接触关系。图2-25 地层接触关系立体图示(二)假整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及其特征若两套地层外表虽呈平行排列,貌似整合,但实际上两者并不是在同一环境下连续沉积的,它们之间显示一个较长时期的沉积间断,这种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称为假整合接触(图2-25B)。假整合形成过程可简单表示为:下降接受沉积→上升遭受剥蚀→再下降接受新的沉积。根据假整合的形成过程,它有如下特征:①假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在大范围内彼此平行排列;②缺失部分地层有两种情况,其一是缺失地层原本未沉积,其二是沉积地层经地壳上升被剥蚀掉而发生缺失;③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之间有古生物间断。

构造变形特征 经野外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内变形较弱,边缘地区构造变形强烈。盆地内主要以宽缓褶皱为主,并伴生有断层,盆缘地区由于构造体系强烈作用,变形复杂。鄂尔多斯盆地南北夹持于秦岭、阴山纬向构造体系之中,北侧为白云鄂博中元古代裂陷槽,南侧为秦岭纬向构造带,其对早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的影响较大。该区由中元古代晚期闭合以后一直处于较稳定的状态,以古陆的形式存在。鄂尔多斯盆地在加里东运动后,秦岭纬向构造带的开合中心向南迁移,对鄂尔多斯盆地的直接影响变弱,到新生代后期才在渭河盆地的形成过程中隆升起来(邓乃恭等,1996)。鄂尔多斯盆地东侧为吕梁隆起南北向构造带,该构造带是影响鄂尔多斯盆地东侧被动抬升的直接诱因(樊太亮等,1998),西侧为六盘山、贺兰山南北向构造带,构造变形明显强于东部。鄂尔多斯盆地位于祁吕贺兰“山”字型前弧内侧,为脊柱和东侧盾地构造部位,同时又与华夏系的一个拗褶型盆地重叠,再被新华夏系席卷,新华夏系分布于盆地西缘,以NNE向断裂为主,并控制银川断陷发育,它是一种上叠构造。新华夏系在盆内呈稳定的NNE向构造地块分布,发育着两组棋盘格式断裂。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多体系联合控制的复合型盆地。2011年野外。

#地层划分#鄂尔多斯盆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