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首位发现氢原子光谱的人是 20世纪初对氢光谱

2020-10-08知识14

20世纪初对氢原子光谱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到对应公式的人是谁 我这有超星所有科目的完整题库答案

首位发现氢原子光谱的人是 20世纪初对氢光谱

20世纪初对氢原子光谱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到对应公式的人是谁 里徳堡 20世纪初?巴耳末(johann jakob balmer),1884年6月25日在巴塞尔公开发表了氢光谱波长的公式(巴耳末公式)。巴耳末公式是一个经验公式。20世纪初,应当是n。.

首位发现氢原子光谱的人是 20世纪初对氢光谱

20世纪初对氢原子光谱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到对应公式的人是谁 里徳堡

首位发现氢原子光谱的人是 20世纪初对氢光谱

首位发现氢原子光谱的人是 应该是D、巴尔麦,也译作巴尔默。下附氢原子光谱历史:1885年,瑞士数学教师约翰·雅各布·巴尔默(J.J.Balmer)发现氢原子可见光波段的光谱,并给出经验公式。1908年,德国物理学家弗里德里希·帕邢(Friedrich Paschen)发现了氢原子光谱的帕邢系。1914年,莱曼系被发现物理学家西奥多·莱曼(Theodore Lyman)发现;1922年,弗雷德里克·萨姆那·布拉克(Frederick Sumner Brackett)发现布拉克线系,位于红外光波段。1924年,物理学家奥古斯特·赫尔曼·蒲芬德(August Herman Pfund)发现氢原子光谱的蒲芬德线系。1953年,科斯蒂·汉弗莱(Curtis J.Humphreys)发现氢原子光谱的汉弗莱线系。

高二物理,一群氢原子辐射的光谱数的公式是怎么推出来的 既然是一群,从n到1之间任意两个能级之间都有跃牵,可以利用组合公式直接写出。

氢原子光谱的研究中曝光时间怎么样把握与分别处理,为什么

氢原子光谱的光谱线公式 1885年瑞士物理学家J.巴耳末首先把上述光谱用经验公式:λ=Bn2/(n2-22)(n=3,4,5,·)表示出来,式中B为一常数。这组谱线称为巴耳末线系。当n→时,λ→B,为这个线系的极限,这时邻近二谱线的波长之差趋于零。1890年J.里德伯把巴耳末公式简化为:1/λ=RH(1/22-1/n2)(n=3,4,5,·)式中RH称为氢原子里德伯常数,其值为(1.096775854±0.000000083)×107m-1。后来又相继发现了氢原子的其他谱线系,都可用类似的公式表示。波长的倒数称波数,单位是m-1,氢原子光谱的各谱线系的波数可用一个普遍公式表示:σ=RH(1/m2-1/n2)对于一个已知线系,m为一定值,而n为比m大的一系列整数。此式称为广义巴耳末公式。氢原子光谱现已命名的六个线系如下:莱曼系 m=1,n=2,3,4,·紫外区 巴耳末系 m=2,n=3,4,5,·可见光区 帕邢系 m=3,n=4,5,6,·红外区 布拉开系 m=4,n=5,6,7,·近红外区 芬德系 m=5,n=6,7,8,·远红外区 汉弗莱系 m=6,n=7,8,9,·远红外区 广义巴耳末公式中,若令T(m)=RH/m2,T(n)=RH/n2,为光谱项,则该式可写成σ=T(m)-T(n)。氢原子任一光谱线的波数可表示为两光谱项之差的规律称为并合原则,又称里兹组合原则。对于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的类氢原子(如He+,Li2+。

#氢原子#高二物理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