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西安古城,宛如进了一座流动的博物馆,跃入眼帘里的那些古建,或许都是国宝。傍晚的那场雷阵雨,让古城变得清新,也抑制了七月的暑气。这是我到西安后,第二次来看钟楼,我喜欢它安之若素立于街心,与车水马龙相得益彰,成为千年古都西安一张靓丽的名片。
在钟楼西面不远处,与之相辉映的是鼓楼,它们兴建于明洪武年间,相伴相守着西安古城有600余年,是西安古城标志性的建筑。“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古时,击钟报晨,击鼓报暮,是这两楼的司职,后来便有文人笔下的“晨钟暮鼓”之说。
鼓楼是现存中国最大的鼓楼,楼上有巨鼓一面。古时夜间要击鼓报时,击三次鼓为“三更”,击五下便是“五更”,一夜共报五次。古人划一昼夜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以圭表、滴漏确定时辰后,便击鼓报时。当时的衙门办公、老百姓的起居都依据这鼓声,鼓声也成为人们最熟悉的悦耳之声。
钟鼓楼的报时,在历朝历代都有严格的规定,且与其法规关联。“晨钟暮鼓”是唐代起用的:鼓响,城门关闭,实行宵禁;钟鸣,城门开启,万户活动。唐朝的夜禁制度很严厉:鼓声一响,街上就禁止行人,违者称为“犯夜”,要受拘禁的。所以钟鼓楼的钟鼓声就是号令,与每个位臣民息息相关。
而在汉魏时期,钟鼓楼报时方式却是“晨鼓暮钟”,与唐代恰恰相反。人们认为鼓的音色,为壮音,可以催人振奋精神,适合早晨敲击。“鼓以动众,钟以止众。夜漏尽,鼓鸣即起;昼漏尽,钟鸣则息也。”而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就懂得用鼓声作为激励,《诗经》中有“击鼓其镗,踊跃用兵”。但不论是钟声还是鼓声,都是报时的手段,催人作息。
离开了钟鼓楼,我又信步去了永宁门,伴着夜晚的清风,拾阶而上,登上了城墙。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永宁门是西安城墙的正南门,在西安城墙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也是后来恢复最完整、最有看头的一座。
当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时,第一站就来的西安,而西安古城墙却让他耽误一个多小时的外交行程,原因是他被中国古代城防体系深深吸引。美国的历史区区只有几百年,而西安这上千年的“五位一体”城墙防御体系,足以把这位美国总统的眼睛看直。
西安古城墙始建于公元582年的隋文帝,公元613年,隋炀帝动用10万之众,在宫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形成了古都城的总体格局,随后在唐朝得以继承和巩固。而最终把这座城池变成堡垒的是明朝的朱元璋。在他还没称帝之前,就采纳了隐士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确立大明江山之后,对其疆域城防御体系投入了大量的资本。我们现在所能看见的长城,都是那时重修的,被称之明长城。还有些重要的关隘,如嘉峪关也是那时修固扩建的。朱元璋认为“天下山川,唯秦中号为险固”。所以他对西安古城墙的修固,完全围绕着“防御”战略体系来修筑,修好的西安城墙固若金汤,因此西安城墙也称西安明城墙。
明以前的隋唐城墙是用土夯的,只能算是个土墙。而明朝修固时,将城墙外壁和顶面全都砌上了青砖,把原先的土墙完全包裹在其内,使土城变成砖墙。并在四个进出的城门上修建门楼,每个门楼有三重:闸楼、箭楼、正楼。闸楼在外,箭楼在中,正楼在里,箭楼与正楼之间的围墙为瓮城。城外有宽阔的护城河,组成了城门多层防御体系。
对城墙不仅仅是修葺,还加以扩建,修好的西安城墙周长可达13.75千米,形制呈一长方形。在四角各修建角墙一座,城墙外有城壕。城墙每隔120米修敌台一座,突出在城墙之外,顶与城墙面平。这样的设计专为射杀爬城的敌人。敌台之间距离的一半,恰好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内,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城墙上共有敌台98座,上面都建有驻兵的敌楼。
城墙的高度有12米,墙顶地面的宽度在12-14米之间,可以跑马、练兵。为方便马能上城墙专门修建了马道,可谓设计周密。大家可以试想下,在冷兵器时代,要想攻陷这座城池的难度有多大?首先是要渡过护城河,才能攻取第二道闸楼上的吊桥,但等待的是从箭楼上四面八方射下的箭,就算侥幸躲过了这箭雨,进了城,却不曾想是瓮城,敌人已成瓮中之鳖,连第五道正门都没看见,就成了刀下鬼。
这就是明城墙的“五位一体防御体系”,这套城防体系是古老中国的瑰宝,怪不得让克林顿总统看的如此痴迷。......历史有时会惊人的相似,明朝朱元璋建国后的一些理念却会在几百年后重现,大家还记得某时期兴起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吗?古人的智慧会影响当代,但有些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就可以的......
漫步在这古老的城墙上,思绪随风,带我穿越千年。脚下的每块城砖都是一本无字的史书,它在默默叙述着峥嵘岁月稠;而城墙下流光溢彩的街景,似乎又在提醒我,这里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大都会。西安的夜让我迷离,让我流连忘返。
站在永宁门的城楼上,可望见远处的钟楼,这座在晨钟暮鼓中打坐的古都,风采依旧。我仿佛能看见在其雍容华丽的外表之后,透露着的是沉稳,内敛与睿智,它以开放、包容的胸襟,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姿态,向世人展现着这十三朝古都的魅力,它的风采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