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饮酒莫辞醉 最多适不愁异义 文言文《前赤壁赋》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特殊句型

2020-10-07知识7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一.通假字①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②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③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一.通假字①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②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③拜送书于庭。。

前赤壁赋中的一词多义 《前2113赤壁赋》中的一词多义52611、望:七月既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4102人兮天一1653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2、歌: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4、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5、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6、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从)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托遗响于悲风(给)7、之: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扩展资料:原文(节选):《前赤壁赋》(节选)宋代: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释义: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

文言文实词比的词性和意思

#通假字#前赤壁赋#于蓝#苏轼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