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增值税进项税与销项税怎样抵消 增值税进项税和销项税抵消

2020-07-20知识14

增值税进项税与销项税怎样抵消? 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科目的余额在月末不用结转为零,月末也不用结转到其他科目,增值税的月末结转只是用增值税的二级科目进行结转。进项税科目和销项税科目上的金额就一致挂着。关于增值税的账务处理,按照下面的总结掌握:月末结转当月未交增值税: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月末结转当月多交增值税: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的增值税)交纳当月的增值税: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银行存款 本月交纳上期未交的增值税: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增值税的进项税和销项税时怎么抵扣的 近日,《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以下简称“39号公告”)发布,细化增值税改革具体政策措施。其中,最暖心的亮点之一就是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即加计抵减政策。但是,你知道其中的十个细节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吧。一要注意政策执行期间是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二要注意确认条件生产、生活性服务纳税人是指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简称四项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三要区分不同设立时间2019年3月31日前设立的纳税人 自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的销售额(经营期不满12个月的 按照实际经营期的销售额)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 自2019年4月1日起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2019年4月1日后设立的纳税人 自设立之日起3个月的销售额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 自登记为一般纳税人之日起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四是确认的连续性 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后当年内不再调整,以后年度是否适用根据上年度销售额计算确定五是准确计算加计抵减的基数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10%计提当期加计抵。增值税进项税与销项税怎样抵消? 只要是一般纳税人企业2113允许经营的业务(其5261税务登记证上4102有经验范围),其进项税发1653票通过认证后都可以抵扣(不允许抵扣的项目除外)。当然业务必须是真实的,虚假业务抵扣进项税属于违法行为,要受到处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自开出之日起,180天内认证有效。当月进项大于销项的,可作为留抵税金,在下个月继续抵扣。一般纳税人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1.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2.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3.购进免税农产品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按买价和规定的扣除率(13%)计算。4.一般纳税人外购或销售货物(固定资产除外)所支付的运费,根据结算单据(普通发票)所列的运费金额,按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准予抵扣。5.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购入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的废旧物资,可按照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按10%计算抵扣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1.购进固定资产(东北地区除外、中部6省的26个城市除外);2.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3.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4.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5.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6.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进项税跟销项税怎么抵消? 只要是一般纳税人企业允许经营的业务(其税务登记证上有经验范围),其进项税发票通过认证后都可以抵扣(不允许抵扣的项目除外)。当然业务必须是真实的,虚假业务抵扣进项税属于违法行为,要受到处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自开出之日起,180天内认证有效。当月进项大于销项的,可作为留抵税金,在下个月继续抵扣。一般纳税人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1.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2.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3.购进免税农产品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按买价和规定的扣除率(13%)计算。4.一般纳税人外购或销售货物(固定资产除外)所支付的运费,根据结算单据(普通发票)所列的运费金额,按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准予抵扣。5.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购入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的废旧物资,可按照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按10%计算抵扣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1.购进固定资产(东北地区除外、中部6省的26个城市除外);2.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3.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4.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5.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6.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增值税进项税与销项税怎样抵消? 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科目的余额在月末不用结转为零,月末也不用结转到其他科目,增值税的月末结转只是用增值税的二级科目进行结转。进项税科目和销项税科目上的金额就一致挂。

#宏观经济#一般纳税人#抵扣进项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