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形位公差里的圆跳动和全跳动是怎么定义的? 跳动公差带控制什么要素

2020-10-05知识12

公差分为哪几种?

形位公差里的圆跳动和全跳动是怎么定义的? 跳动公差带控制什么要素

位置公差分哪三类 位置公差分为定向公2113差、定位公差和跳动公5261差三类。1、定向公4102差定向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1653允许的变动全量。定向公差带的方向是固定的,它由基准确定,而其位置则可在尺寸公差带内浮动。这类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及倾斜度三种。2、定位公差定位公差是指关联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定位公差带相对于基准的位置是固定的。定位公差带既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误差,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误差和形状误差。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三种。3、跳动公差跳动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旋转一周或若干次旋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跳动公差分为圆跳动与全跳动两类。圆跳动又分为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与斜向圆跳动三项;全跳动分为径向全跳动和端面全跳动。扩展资料1、定向公差的特点:1)定向公差带相对基准有确定的方向,而其位置往往是浮动的。2)定向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功能。2、定位公差带的特点:1)定位公差相对于基准具有确定位置。其中,位置度公差带的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确定,同轴度和对称度的理论正确尺寸为零,图上可省略不注。2)定位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位置、方向和形状。

形位公差里的圆跳动和全跳动是怎么定义的? 跳动公差带控制什么要素

形位公差都有哪些分类,有哪些规定要素? 形位公2113差的分类:1)形状公差5261:指单一实际要素的4102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形状公差1653用形状公差带表达。形状公差带包括公差带形状、方向、位置和大小等四要素。形状公差项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等6项。通俗点就是,和形状有关的要素。2)位置公差: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a、定向公差:指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这类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3项。b、跳动公差:以特定的检测方式为依据而给定的公差项目。跳动公差可分为圆跳动与全跳动。c、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这类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3项。形位公差的框格和指引线:指引线(分为两格或多格),形位公差数值和其它有关符号最大实体状态,一般规定:①要素、构成零件几何特的点、线、面最小实体状态(1)理想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2)实际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3)被测要素:给出了形状或位置公差的要素。(4)基准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位置的要素。(5)单一要素:仅对其本身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6)关联要素:对其它要素有功能关系。

形位公差里的圆跳动和全跳动是怎么定义的? 跳动公差带控制什么要素

跳动公差带不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参考答案:错

形位公差里的圆跳动和全跳动是怎么定义的? 圆跳动公差是指被测要素在某个测量截面内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变动量。圆跳动分为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和斜向圆跳动。(1)径向圆跳动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fd圆柱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2)端面圆跳动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半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当被测件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旋转一周时,在被测面上任一测量直径处的轴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3)斜向圆跳动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且母线垂直于被测表面的任一测量圆锥面上,沿母线方向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除特殊规定外,其测量方向是被测面的法线方向。全跳动公差是关联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回转面的允许变动量。当理想回转面是以基准要素为轴线的圆柱面时,称为径向全跳动;与当理想回转面是与基准轴线垂直的平面时,称为轴向(端面)全跳动。符号:(1)径向全跳动:被测要素绕公共基准线A-B作若干次旋转,并在测量仪器与工件同时作轴向的。

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和端面全跳动公差带有何不同 端面copy对轴线的垂直度和端面全跳动公差带没有区别,端面全跳动公差带与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带相同。全跳动公差是关联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回转面的允许变动量。当理想回转面是以基准要素为轴线的圆柱面时,称为径向全跳动;与当理想回转面是与基2113准轴线垂直的平面时,称为轴向(端面)全跳动。(1)径向全跳动:被测要素绕公共基准线5261A-B作若干次旋转,并在测量仪器与工件同时作轴向的相对移动时,被测要素上各点间的示值差均不得大于0.1mm,测仪器或工件必须沿着基准轴线方向并相对于公共基准线A-B移动。(2)轴向(端面)全跳动:4102被测要素围绕基准轴线D作若干次旋转,并在测量仪器与工件之间作径向相对移动时,被测要素上各点间的示值差均不得1653大于0.1mm。测量仪器或者工件必须围着轮廓具有理想正确形状的线和相对于基准轴线D的正确方向移动。

#公差等级#定位误差#同轴度#定位轴线#形位公差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