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大明宫有几处宫殿?它们都叫什么?干啥用的? 丹凤门的大概高度

2020-10-04知识23

大明宫丹凤门的高度 http://baike.baidu.com/view/453860.htm

大明宫有几处宫殿?它们都叫什么?干啥用的? 丹凤门的大概高度

丹凤门的保护工程 丹凤门遗址保护工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担纲建筑设计,由中国建筑总公司承建,是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保护办公室启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占地面积769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474平方米,历经9个多月,投入文物保护资金1.3亿元。2010年1月20日,作为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最大的单体建筑,唐大明宫丹凤门遗址保护示范主体工程在西安竣工。它的落成将使古城西安重现唐代诗人张祜笔下“丹凤门开白日明”的胜景。1、遵循国际及国家有关文化遗产遗址保护的要求,在遗址上设置保护与展示的设施,必须保护遗址的原真性与完整性,并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及可逆的工程技术手段。2、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尽量提供条件,向世人展示遗址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工程技术价值。既为一般参观者提供科普教育的场所,又为有关专业人员提供相关专业研究的条件。3、建于唐大明宫的历史地位及丹凤门在大明宫内、在唐长安城和现代西安城市中的重要位置,在满足上述两项要求的基础上,应争取使遗址保护和展示工程向人们提供一个沟通历史和现代、能引发观众历史联想、尽量切近唐丹凤门形象的标志性建筑。此前,中国及海内外建筑师学界专家。

大明宫有几处宫殿?它们都叫什么?干啥用的? 丹凤门的大概高度

丹凤门的历史沿革 丹凤门沿用历史长达240余年,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是大规模营筑大明宫时,于大明宫南墙也即长安城北郭墙东段开辟修建。安史之乱后,唐军从叛军手中收复长安,唐肃宗返回都城后不久,于至德三年(758年)正月二十七日,将丹凤门改称为明凤门(也有史籍记作鸣凤门),大约四年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五月,又恢复了丹凤门的旧称。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门,关于大明宫的建造时间,史籍有明确记载,然而,有关丹凤门的建成时间,则在很长时间里,让人难以下结论。很多学者推测,丹凤门建造于唐高宗龙朔年间(661~663)。不过,大明宫遗址保管所原所长高本宪认为,丹凤门应该建造于唐太宗贞观末年。《玉海》记载,贞观二十年(646)十月,司空房玄龄和将作大匠阎立德大营北阙,修建“显道门观”。其中,“北阙”指的就是大明宫,而“显道门观”是指丹凤门及其上的楼观。经过这次修建,大明宫成为李世民晚年的居所。到了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将大明宫改名为蓬莱宫,又将殿堂、门阙等重新命名,显道门才被称为丹凤门。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三月的一天,李世民不顾病体,来到丹凤门(当时称显道门),面对长安百姓,宣布敕令,大赦天下,这是皇帝第一次在丹凤门。

大明宫有几处宫殿?它们都叫什么?干啥用的? 丹凤门的大概高度

唐代大明宫,正门丹凤门名称的来历是出自哪? 先简单介绍一下唐代的长安城。这座城市创建于隋,其规模在封建社会前期的全国都城建设中,不但是西部最大,在全国范围内也是设计、布局最为严谨的一流大城市。长安城东西19里x南北17里。城市内中央的北部,紧靠北城墙是皇城。皇城内北半部为宫城,南半部是中央各部委署衙以及“太庙”与“社稷”所在地。说白了,这个范围也就是解放前的西安城。当年的玄武门之变,就是在北部进入宫城的必经之路。值得注意的是,承天门前面有一条特别宽的、大约六公顷面积约横街(根据1959~196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发掘队勘测,横街长2820.3米,宽度大约有220米。它就是当时皇城的广场,类似于今天的北京天安门广场。这个承天门在广场上的地位十分尊崇,处于支配地位,相当于古代的所谓“外朝”,每年的元旦冬至,这里将发布“除旧布新”的诏告,凡有外国使臣到此,皇帝将在此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双方将进行友好交谈。之所以多说了点上面的话,原因就是一些网络文章混淆了长安皇城的中枢所在地;误将大明宫作为国家的活动中心。(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关于大明宫位于唐长安城外,紧靠北城墻东段,最早是隋代禁苑的一部分,称为仁寿宫,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八年(634)就地修建永安。

丹凤门的文物考古 丹凤门作为大明宫的正南门,建国后进行了三次考古挖掘:第一次考古挖掘丹凤门遗址的位置早在1957~1959年对唐长安城进行大规模考古勘测时就已经确定,残存的遗址为一东西长49.6米、南北29米、高2米多的土丘,上面占压有现代房屋建筑。1957年考古工作者对丹凤门进行了小规模的考古发掘,在1958年第3期的《考古学报》上发表的《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文中将丹凤门推断为仅有3个门道、门基长51米。1959年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唐长安大明宫》所附“大明宫城址及宫殿分布实测图”中,丹凤门也是画成三个门道。第二次考古挖掘2005年7月,为确保大明宫含元殿御道及周边环境改造工程顺利实施,西安市立项实施大明宫含元殿御道拆迁保护工程,完成丹凤门和御道遗址的建筑拆除和居民搬迁,丹凤门遗址及周边环境为考古调查和发掘提供了有利条件。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在西安召开前夕的9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队开始对丹凤门遗址进行全面考古调查和发掘,共发掘揭示遗址面积达8000平方米,2006年1月完成发掘,遗址表明宫门墩台是黄土夯筑而成,西部保存较好,东部二门道破坏严重,只残存底部的部分基础,这便是仅凭铲探不容易辨认五个。

大明宫有几处宫殿?它们都叫什么?干啥用的? 大明宫在唐朝三大内中规模最大,建筑布局以丹风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和玄武门为南北轴线,官厅、别殿、亭阁与楼观等四五十所分布于东西两侧。大明宫的南半部为朝政建筑区,其中三大殿又构成前、中、后三个空间,前为“大朝”,以高大雄伟的含元殿为主体,面朝宽阔的丹凤门广场,国家盛大的庆典多在此举行。中为“中朝”,以宣政殿为主体,朝廷各重要机构如中书省、殿中内省、御史台、门下省、弘文馆、史馆等均设在其左右,为皇帝常朝和百官办事的行政中心。后为“内朝”,以紫宸殿为主体,紫宸殿是紧连后宫的便殿,官员召人此殿朝见亦称“入阁”,在当时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大明宫的北部为生活建筑区,富丽堂皇的宫殿楼阁环绕着风景如画的太液池,以太液池为界又可分为东西两大活动区,东部为蓬莱阁、浴堂殿、绫绮殿等,为皇帝与后妃的活动区。西部以麟德殿、金銮殿和翰林院等为主,是皇帝在内廷引对臣僚,举行宴会和观乐赏戏之处。这里最有名的宫殿莫过于麟德殿了。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故以“麟德”池风景区,西近大明宫西墙的九仙门,便于大臣出入,故“凡.蕃臣外夷来朝,率多设宴于此,至臣下亦多召对于此也”.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和长安。

大明宫的丹凤门 丹凤门是唐大明宫中轴线上的正南门,东西长达200米,其长度、质量、规格为隋唐城门之最,体现其千般尊严、万般气象的皇家气派。它的规制之高、规模之大均创都城门阙之最,对研究唐长安城和中国都城考古均有重要价值,被文物考古界誉为“盛唐第一门”。丹凤门沿用历史长达240余年,北面正对含元殿,两者之间为长600余米的御道。丹凤门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是大规模营筑大明宫时,于大明宫南墙也即长安城北郭墙东段开辟修建的。肃宗至德二年(757),曾改名“明凤门”,不久复名“丹凤门”。自建成之日起,丹凤门就成为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在大明宫诸门中规格最高。丹凤门上有高大的门楼,是唐朝皇帝举行登基、宣布大赦和改元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场所。丹凤门遗址位于西安市自强东路道北,2005年发掘时实测门阙墩台东西长74.5米、南北宽33米,共开五孔门道,门道各宽8.5米,道中设石门槛,与史籍中“凤门五开,十扇开闭”记载相符。墩台两边宫城内侧各筑一条宽3.5米、长54米的马道用以登城。2010年10月丹凤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正式建成,对外开放。内部设置为一楼是多媒体展示大明宫与丹凤门,二楼东边是大明宫文物展示区,西边是丹凤门遗址参观平台。

西安大明宫遗址的丹凤门,是故意重建的这么假的吗?

唐朝时期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哪个 唐朝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唐朝都城长安。唐长安城周长达35.56公里,面积约87.27平方公里,是如今西安城墙内面积的9.7倍,西汉长安城的2.4。

#建筑#丹凤#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考古#大明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