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氢气球将100kg的水,提成10米和110的差别? 有区别的题目中你存在分析误区X焦耳=100KG浮力 若浮力大于等于1000KG时 公式左值的X也会随之提升
我设想的永动机 我也是一个学问较低的人,提一点要克服摩擦做功,损失能量
机械能守恒定律有缺陷 压缩空气成为液体就需要很多的能量,因为你克服了气体分子的压强做功,所以永动机是不可能的.三峡大坝的用的是水能,是把水的流动的动能,积聚起来,使得水面升高,变成势能,才推动发电机的.
关于浮力永动机的问题 浮力的根本: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液体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不相等.在你这个问题中,连串球所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的平均值是相等的,所以,没有持续浮力.你把“连串球”改成“充气管”道理相同,思考就容易了.
浮力永动机模型 永动机在设计的时候都是不平衡的,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会逐渐平衡.你说的这种模型,两边的浮力过不了几轮就会相等的.你最好画个图,把图片的地址发上来,我看着说你比较好懂.
求初三全册物理公式及变型式.(只要公式就可以了,不要知识点.望有心人帮忙整理下.)人教版. 速度V(m/S)v=S:路程/t:时间重力G(N)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密度ρ(kg/m3)ρ=m/V m:质量 V:体积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浮力F浮(N)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F浮(N)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F2:阻力 L2:阻力臂定滑轮 F=G物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动滑轮 F=(G物+G轮)S=2 h G物:物体的重力G轮:动滑轮的重力滑轮组 F=(G物+G轮)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机械功W(J)W=Fs 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有用功W有总功W总 W有=G物h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 η=×100%功率P(w)P=W:功t:时间压强p(Pa)P=F:压力S:受力面积液体压强p(Pa)P=ρgh 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物理量 单位 公式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质量 m 千克 kg m=pv。
谁首先提出了永动机? 亨内考永动机的神话永动机的想法起源于印度,公元1200年前后,这种思想从印度传到了伊斯兰教世界,并从这里传到了西方.在欧洲,早期最著名的一个永动机设计方案是十三世纪时一个叫亨内考的法国人提出来的.如图所示:轮子中央有一个转动轴,轮子边缘安装着12个可活动的短杆,每个短杆的一端装有一个铁球.方案的设计者认为,右边的球比左边的球离轴远些,因此,右边的球产生的转动力矩要比左边的球产生的转动力矩大.这样轮子就会永无休止地沿着箭头所指的方向转动下去,并且带动机器转动.这个设计被不少人以不同的形式复制出来,但从未实现不停息的转动.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生,虽然右边每个球产生的力矩大,但是球的个数少,左边每个球产生的力矩虽小,但是球的个数多.于是,轮子不会持续转动下去而对外做功,只会摆动几下,便停在右图中所画的位置上.从哥特时代起,这类设计方案越来越多.17世纪和18世纪时期,人们又提出过各种永动机设计方案,有采用“螺旋汲水器”的,有利用轮子的惯性、水的浮力或毛细作用的,也有利用同性磁极之间排斥作用的.宫廷里聚集了形形色色的企图以这种虚幻的发明来挣钱的方案设计师.有学识的和无学识的人都相信永动机是可能的.这一任务像海市蜃楼一样吸引着研究者们,。
请大家来评价一下我对于永动机的设想. 不行的 都有阻力 动一会就停下来了
永动机是否可以这样发明了? 好,终于彻底证明了能量不守恒了.永动机可以造,我有信心了.我就说吗。能量守恒宇宙为什么要发生大爆炸,继续保持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