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胡开文八宝五胆药墨 关于药墨的历史传说?

2020-10-03知识6

古人有吃墨的习惯吗?

胡开文八宝五胆药墨 关于药墨的历史传说?

墨能入药治病吗? 在古代,为了使墨的气味芳香,光色紫润,质地细密,人纸不晕,制墨师在 制墨配方中,加入很多名贵中药,如麝香、冰片、珍珠粉等。人们发现制墨可以 加入中药,墨也可以入药。。

胡开文八宝五胆药墨 关于药墨的历史传说?

古代的墨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 根据原料,主要分为松烟墨和油烟墨两种。松烟墨以松枝烧烟配制,乌黑而无亮光,胶轻质松,渗化力强。所谓烧烟,指烧木头或者油料,以取得碳粉,又称烟煤、烟炱(tái),也就是作为黑颜色的碳黑。最早时,这种碳黑是直接使用的,用的时候磨出来一点,加点水,就成了墨汁。到了春秋时期,已经有“墨丸”,就是把漆烟、松煤加在一起,再加入胶质(一般都是动物胶),搓成一个个小丸子。墨丸显然更便携,用的时候加水磨开,就成了墨汁。从东汉开始,一直到明代,开始主要用松烟来制墨。松烟是烧松树取烟。油烟墨用油烧烟,制墨。油,有桐油、麻油、猪油、菜籽油、豆油,等等。但桐油应用最广。因为成本高(油的成本肯定比松枝高),所以价格比松烟墨更昂贵很多。但颜色也十分黑亮油润。明《天工开物》记载有烧油取烟法:将桐油、清油或猪油放入油灯中点燃,油灯上方有铁盖收集油烟。每一位熟练的工人可以掌管200盏油灯,动作要敏捷,否则油烟过老。然后用鹅毛刷轻轻将铁盖表明层的油烟刷入纸片上,这是上等油烟,造出的墨精美有光泽。铁盖里层油烟,必须用力刮下的是次等油烟。每斤油可刮取约一两上等油烟。然后再加入胶料,制成墨。制墨的佐料唐代以后,墨的主料肯定是烟炱,。

胡开文八宝五胆药墨 关于药墨的历史传说?

胡开文的徽墨四大家 清代徽州墨业有四大家: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其中胡开文善做药墨,被誉为“药墨华佗”。胡开文原名胡正,字天柱(1742~1808年),本为一名墨工匠,因休宁县汪启茂墨店倒闭而盘下该店。为了重振墨业,胡天柱拜访了绩溪小九华山银屏古寺的老和尚了空,得到了配墨原料和工艺创新的启发。在回家路上,借住山神孤庙过夜,梦见一白发老翁手托文房四宝,站在他面前说:“汪氏墨店归尔经营,天开文运,百事待兴。言毕飘然而去。南柯一梦,胡天柱把“汪启茂”招牌改名为“胡开文”,时值乾隆30年(1765年)。此后,胡天柱也就叫胡开文了,然而真正让他成为一代药墨宗师的是他创制的八宝五胆药墨,他以熊胆、蛇胆、青鱼胆、牛胆、猪胆等,和入水牛角、羚羊角、蟾酥、珍珠、牛黄、麝香、朱砂等8种珍贵药材入墨,加入木材制成了凉血止血的八宝五胆药墨,治疗阳症有奇效,尤其对皮肤病、咽喉疾病、口腔疾病、痈疽疮疡、无名肿毒、症瘕积聚、关节疼痛、血症等疗效明显。

清朝“药墨华佗”

固体墨分为哪三类?答:固体墨分为:墨条、墨锭、墨块。

关于药墨的历史传说?

关于药墨的历史传说? 墨,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也是重要的文房用品。墨的产生制造,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墨,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也是重要的文房用品。墨的产生制造,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据史料记载,以药入墨大约始于三国。其时制墨专家韦诞“参以珍珠、麝香捣细末合烟下铁臼,捣万杵”,首开贵重药物入墨之先河。至南唐时,制墨工艺得到长足发展,药墨也随之兴起,有在墨中加人藤黄、冰片、犀角、巴豆等名贵中药,使墨“芬芳馥郁”“其坚如防”,有名的药墨大师王志远按照个人情况做出不同功效的药墨,一时官宦人家和文人士大夫竞相争用。至宋时,制墨家潘古采用民间配方“百草灰”制成“百草霜”治疗扭伤出血、通便秘等,广受百姓欢迎。南宋时,在岳家军中流传了一种既能书画,又能治疗疔疮,无名肿痛和跌打损伤的“岳家军行军墨”也是药墨的一种,明清两代,药墨在民间广为流行,当时的商甲将士即使不通文墨,外出时身边亦常有墨锭,以备急用。药墨作为文房四宝之一,不受虫蛀,利于保管。作为药用,治病广泛,消炎解毒、止血止痛、和血降压、镇惊解痉,深受病家的青睐

#胡开文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