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古代突厥和现代土耳其是什么关系? 克沙尼亚 拉瓦特

2020-07-19知识10

塞尔柱帝国是什么 11世纪初,庞大的阿拉伯帝国开始土崩瓦解;14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开始在小亚细亚半岛崛起。在此一衰一兴的两个帝国之间,西亚曾出现一个承上启下、对世界历史产生过一定影响的巨型帝国—塞尔柱帝国。塞尔柱帝国是11世纪中亚塞尔柱克家族统率土克曼人乌古斯诸部侵入西亚建立的帝国,史称塞尔柱帝国。帝国极盛时领有伊朗、伊拉克、高加索、小亚细亚大部及叙利亚(包括巴勒斯坦)等地。乌古斯原系中亚的西突厥部落联盟,是突厥汗国的主体与重要构成部分。10世纪中期,乌古斯各部在首领塞尔柱统率下定居药杀水(今锡尔河)下游地区,改信伊斯兰教逊尼派,史称土克曼人。1040年,塞尔柱之孙图格鲁克伯克占领呼罗珊;进而征服波斯全境,并于1055年进入巴格达。哈里发卡伊姆感谢图格鲁克伯克为他解除了什叶派布韦希王朝的控制,封他为苏丹,号为“东方和西方之王”。塞尔柱突厥和花剌子模国家(11~13世纪初)1071年,图格里勒伯克之侄和继承者阿尔普-阿尔斯兰(1063~1072在位)在曼齐克特大败拜占廷军,俘获拜占廷皇帝罗曼努斯四世,于是拜占廷所属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尽归其手。阿尔普-阿尔斯兰之子马利克沙在位时(1072~1092)是塞尔柱帝国极盛时期。阿尔普-阿尔斯兰。印度种姓制度是怎么来的? 徐达斯先生所著的《世界文明孤独史》有这样一段描写:韦陀社会有一套被称为种姓—行期法(Varnasrama-Dharma)的社会制度及相应的组织结构动员了整个社会及其各个阶层的资源、人力进行献祭,以促进、保障宇宙—神—人共融共存之最高目标的实现。这个最高目标,无论是作为个人的理想还是作为集体的意识形态,都通过频繁而又宏大的祭祀得以强化、体现,从而使神性的维度在地面展开。我们将这样的社会制度定义为灵知型社会制度,这样的社会也就是灵知社会。《薄伽梵歌》确认这个制度来自于神谕。《毗湿奴往世书》进一步解释了这个制度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正确履行四社会阶层及四灵性阶段体系所设定的神性社会职责,至尊人格神毗湿奴得到崇拜。此乃唯一的事神之道。吾人必须置身于四社会阶层及四灵性阶段体系之中。Varna—四社会阶层包括:婆罗门(Brahmana),禀赋中和之气,梵文意思是“与梵合一者”,他们是祭司、通灵者、精神领袖,韦陀价值体系、精神文明、道德文化、社会制度的传播者和维系者,平静、自制、苦行、清净、安忍、真实、博学、睿智、虔诚—凡此皆为婆罗门所赖以作为之德;刹帝利(Ksatriya),禀赋强阳之气,政权统治者、军事贵族,掌握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塞尔柱是现在的哪里?国家生卒年又是(?----?) 不知道你要的是不是这个塞尔柱帝国11世纪初,庞大的阿拉伯帝国开始土崩瓦解;14世纪初,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开始在小亚细亚半岛崛起。在此一衰一兴的两个帝国之间,西亚曾出现一个承上启下、对世界历史产生过一定影响的帝国—塞尔柱帝国。从公元10世纪起,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开始衰落。帝国的统治者哈里发穷奢极欲,朝政废弛。各省地方势力逐渐脱离了中央政权,割据一方,各自为政。这时,在帝国东部的伊朗境内,突厥人建立起伽色尼王国。它的最盛时期曾包括了现在的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10世纪中叶,中亚吉尔吉斯草原上的游牧突厥人中有一支开始向西南方向迁移。他们的首领叫塞尔柱,因此这支突厥人被称为塞尔柱人。迁移中,他们皈依了伊斯兰教。他们善于骑射,打起仗来非常勇猛,通过武力征服和合并其它一些小的突厥部落,逐渐强大起来。扩张的欲望越来越大,其实力也增强了。1037年他们在塞尔柱的孙子图格里勒·贝格的带领下,打败了伽色尼王国;立足伊朗后,又乘胜向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巴格达进军。1055年,图格里勒·贝格率部进入巴格达城,逼迫哈里发授与他“东方和西方的苏丹”称号。苏丹意为“掌权者”,塞尔柱王朝以及后来许多伊斯兰教国家。古代突厥和现代土耳其是什么关系? 谢邀。这个问题其实非常有趣,它不只是一个历史问题,同时还涉及我们对“突厥”这一名词的使用。“突厥”…

#塞尔柱帝国#突厥#中东局势#小亚细亚#巴格达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