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物质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很不错,现在很少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提供给宝宝必须的食品,但是日常临床咨询中还是遇到不少营养不良的宝宝,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不是贫穷,更多是无知,除了父母因素,还有家庭因素,医生因素等等,家长该怎么办避免宝宝出现营养不良,不妨从日常遇到的案例说起。
案例1:
有位宝宝11个月,出生体重6斤,挺正常,但是现在体重只有16斤,家长发现最近3-4个月体重不增加,于是就诊。原来是因为宝妈上班,宝宝基本上是由奶奶带的,添加辅食是不是从米糊开始,而是吃小米粥,老人认为“小米粥营养好,又养胃”。
宝宝原来一次能吃700-800毫升奶粉,现在只吃300毫升奶粉,最近3-4个月以小米粥为主食,哪里来的蛋白质提高给宝宝生长发育需要?既没营养,更没有存在养胃说法。
我问宝宝胃怎么了?这么小就需要养胃,真的无知愚昧。于是孩子妈妈最近自己带孩子,感觉孩子被老人带不行,减少含糖辅食量,增加优质蛋白质辅食,增加喝奶粉,体重会逐渐增加。
案例2
一位肠炎的孩子,2岁月,体重17斤,为什么出现体重不增,原因是什么?
急性肠炎7天,不至于体重下降这样明显?还是平时喂养情况就有问题?
问到病史,宝妈从宝宝6个月后开始工作,白天时间基本有奶奶照看孙子,问到宝宝一个月需要吃几罐奶粉,家长说一罐奶粉吃能2个月。
辅食主要吃稀粥,尽量让孙子吃得饱饱,不再感觉饥饿,不再吃奶粉,或者尽可能少吃奶粉,原因可能也担心父母赚钱不容易,这样可以省点奶粉钱,结果宝宝营养不良,于是宝宝身体不好,对宝宝影响很大,也很容易感染发烧而住院,花更多钱,更不值得。
案例3
牛奶蛋白过敏宝宝,本应该使用水解蛋白特殊医学用途奶粉,结果被母婴店商家忽悠,从3个月开始一直吃所谓水解蛋白的固体饮料来充当奶粉,现在1岁多了,还只有16斤。
案例4
一个宝宝3个时候,体重已经超标,达到16斤,被保健医说适当控制奶量,结果家长从宝宝原来每次吃180毫升,被改成每次90毫升,宝宝哭的惨烈,但是最后宝宝也耐受了,现在从原来体重超重,到现在体重一直没有增加,现在1岁,还只有18斤。
宝宝营养不良临床表现有哪些?
宝宝头部相对于身体显得较大,有时眼睛凹陷,眼睛凝视无神。
体型偏瘦小,体重轻。
心率慢而低钝,甚至体温偏低,皮肤没有弹性,缺乏脂肪垫,皮肤褶皱,头发稀疏,容易掉发。
营养不良的宝宝往往伴有烦躁不安情绪。
家长如何避免宝宝营养不良
1、有条件,尽可能母乳喂养,至少纯母乳喂养6个月,母乳是宝宝最好的天然食品。无母乳选用婴幼儿配方奶粉,如果有牛奶蛋白过敏,按照医生医嘱选用抗过敏奶粉。按需喂养,尽可能满足宝宝吃的欲望,如果宝宝吃饱了,一般会自己停止吃的动作。
2、添加辅食阶段,要遵循宝宝辅食添加原则,同时提供优质蛋白质,瘦肉、鱼、蛋、动物肝、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同时还要注意辅食品种要多样化。
3、如果有疾病因素,及时就医,发现病因,并加以纠正或者矫正。比如腹泻,尽快明确腹泻病因。
4、定期体检,如果发现宝宝体重偏离正常曲线,就要找医生及时检查病因,到底是提高营养不足,还是有疾病因素,还是家庭因素导致。
5、宝宝有充足的睡眠时间,纠正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少吃甜食,零食饮料,定期疫苗接种,可以减少生病机会。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和游戏,锻炼身体,增进食欲,提高胃肠动力和消化能力。
其实宝宝营养不良,大多数能明确病因,只要家重视营养不良对宝宝危害,长期营养不良导致宝宝各个系统出现并发症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其实很快就能增加体重,营养是宝宝健康基础,所以家长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