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是?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节奏划分

2020-10-01知识9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是? 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话译文: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思想主题: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

赋得古原草送别读诗节奏是什么 阅读节奏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拓展资料:《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7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未满16岁。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作者: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含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

赋得古草送离别是白居易什么时候写的诗,在什么情况下,王孙在里面指的是谁? 王孙:公子王孙,贵族.此指所送之人.这是作者十六岁所作.本来只是练习应试的习作,但因作得好,便成了他的成名作.据唐张固《幽闲鼓吹》载:作者初进京城,携诗拜访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借\"居易\"之名打趣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待读其诗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大为赞赏道:\"道得个语,居即易矣。遂广为延誉.《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注释]1.离离:繁盛的样子.2.原:原野.3.荣:繁盛.4.远芳侵古道: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远芳:牵连一片的草.5.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6.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两句借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王孙:贵族.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萋萋:草盛的样子.[简析]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

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作者白居易在什么时候写的?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创作原因《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787年(贞。

白居易的古诗《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白居易的古诗《草/赋得古原草送别》,描绘了古原上野草的景色。诗人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和共时之美。1、《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全诗译文如下: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一年又一年的枯萎了又苍翠。原野上的大火是无法烧尽这些青草的,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明丽翠绿的在阳光照耀下蔓延到了荒城。又送远方的友人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愁别绪望着茂盛的芳草。2、作品简介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3、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

#白居易的诗#诗歌#读书#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