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长春市地名的来历? 长春市的由来

2020-07-19知识8

长春市地名的来历? 长春市的地名由来有三种说法:1、来自茶啊冲:茶啊冲这古代肃慎人祭天时的祈福之语。因为祈福之地在喜都,所以后世渐用茶啊冲取代喜都,汉译转音为长春,成为地名。2、来自长春厅据《长春县志》记载长春厅设治地点,原在长春堡较东偏数里,命名由此起。而建治之处,土人更名之日,新立城云。这种说法认为,因厅设于长春堡附近,故名长春。3、来自长春花长春是以蔷薇的别名而命名的。如《满洲地名考》中提到,长春之意,是蔷薇的异名。此种说法并不能断言这就是长春一名的出处。持同种说法的《辽史》《吉林通志》也有记载,花名长春,柔枝纷披,取以名地。此外,近人对此说法进行了考证,其结论为长春这个地名,是以长春花使命名的。扩展资料:长春的地理位置和气候:长春地区位于隆起区与沉隆区之间,地质构造的过渡性决定了长春地貌类型的多样性,形成了东高西低的地貌特征。松辽平原地貌由山地、台地和平原组成,形成了一山四岗五分川的地貌格局。长春山地面积不大,约占长春地区土地总面积的9%。其中,低山占2.56%,丘陵占6.44%。主要有大黑山和吉林哈达岭。长春台地面只较大,约占土地总面积的41%。其中,平缓台地占35.23%,高台地占5.77%。主要有榆树台地。为什么长春叫“长春”,长春的名字由来以及传说都有哪些? 长春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很久以前,人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根据考古发现,早在距今约2万年至4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长春地区就有先民在此渔猎。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少数民族肃慎族曾居住于此,并和中原交往密切。秦汉至隋为扶余国领地。唐代属渤海国。辽金时期为长春历史上最繁荣的阶段,有大量的古城和相关遗迹在后世出土。元明两代,长春地区一直是蒙古族人的游牧地。清时为蒙古王公封地。清开边禁后,从关内逃荒过来的中原汉人一路唱着莲花落一路“闯关东”来到这里,从此这片开阔的平原上又多了良田、屋舍、炊烟和灯火。1800年(清嘉庆五年),清政府在新立城设立长春厅,开启了长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纪元。关于长春地名起源的研究,学术界众说纷纭。但在长春厅设治前,伊通河一带便已有一个大村落,名为“长春堡”。其名在当时的一些官方文书中经常提及,民间流传也较为广泛,可证长春厅得名源于“长春堡”之沿用。长春厅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改为长春府。中华民国政府于1913年把长春府改为长春县。1932年日伪政权将长春定为伪国都。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1953年8月1日至1954年8月1日,长春市改为中央直辖市。1989年2月12日长春市列为国家。长春城市名称是怎么来历的? 长春来自距今约7000年前古老的肃慎语“茶啊冲”,是古代肃慎祭天时候的祈福之语。因为祈福之地在喜都,后世渐用“茶啊冲”取代喜都(汉译转音为“长春”),成为地名。然茶啊冲历史早于喜都数千载,实则后人混为一谈。茶啊冲是长春最早的古典历史称谓。长春始建于公元前2130年(帝舜25年),是早期肃慎王国之第二个王都。时为肃慎南支(满族先祖)的主要聚集地,称为喜(三个七字读音Xi,为纪念肃慎击败外族报喜之义而得名),肃慎的第二代王室在此修建土坯城墙和宫殿,称为喜都。此时已有人口约千户,这是长春最早的古典历史,所以“喜”也应该是长春的简称。公元前约1800年,肃慎南支的惠(秽)、漠(貊)两族逐渐迁徙在喜都融合成为惠漠(秽貊)部族(满族前身一支),为了纪念两大部族融入肃慎王国,肃慎王遂改国号为德惠(得秽),改“喜都”为“合龙(合隆)城”。西汉时期建立扶余国,渐与中原东汉文化交流。道教传入扶余,全民信仰灌口二郎(考满语“关口二郎”当为灌口二郎转音,实为秦太守李冰次子),城内有许多二郎神庙。改国都合龙城为“天罡城”。此时人口已经过万,城墙和宫殿也改为石质建筑。在此后漫长岁月里,这座古都虽改过很多不同名字,但一直。长春市人民大街的由来是什么? 这条街道,最早被日本人按中国式地名命名为“长春大街”。1922年,日本殖民当局,把满铁附属地的街路名一律改成日本式名称,因此更名为“中央通”,意为中央大街。北段的这个名字,沿用到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为止。抗战利后,苏军进驻长春,在人民广场中心为自己修起一座空军纪念塔,把这条街更名为斯大林大街。1946年5月国民党占据长春以后,把街道分成两段,改北段为中山大街,南段则按蒋介石的名字改为中正大街,中心广场也同时改为中正广场。194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长春,从此,长春这座美丽的城市又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1949年3月,为了表达中国人民与苏联人民的友好关系,这条大街又以苏联国家元首斯大林的名字命名为斯大林大街。1996年5月1日更名为人民大街。长春名字的由来? 长春市是中国吉林省的省会,位于东北的中部。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属于世界著名的黑土壤带,盛产大豆,曾有豆城之美称。今天的长春占地两万多平方公里,有近700万人口。是一个以文化、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现代化大都城市。1644年清军入关以后,东北是它的龙兴之地,是满族的故乡,所以在清朝当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所以它给予在政治上,建立政治特区和文化特区,给予特殊保护,所以它从康熙以后,雍正的时候全面禁止关内老百姓的垦荒,限制蒙古,内蒙和东北汉人之间和满族人的互相的往来,互相越界,就是维持东北生产和生活秩序,所以就在东北修一条柳条边,什么叫柳条边呢,就是插柳为边,以界蒙古。不了解东北开发史的人,大概不会知道柳条边,更不会知道柳树与一座城市曾有着那么重要的关联 柳树这个植物是非常容易活的,春天插上以后,到秋天就能够长起来,所以生长非常快,而且它的分杈分的很密集,所以它就很快的形成一道柳条边墙。清朝在东北最早修筑的柳条边墙已有350多年的历史了。人们称它为老边。清朝人杨宾专门为此著书《柳边纪略》。今天残存在伊通县、长春一带的柳条边叫新边。是公元1681年,清康熙年间修筑的。有近400公里长。当年长春一带大片的土地,清朝ZF把。长春名字的由来 长春名称的由来:长春的地名来自于距今约七千年前古老的原始部落肃慎族的语言“茶啊冲”,这句话是当时肃慎人在祭天的时候说的祈福语言,就相当于现代人祈福时说“上天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等。因为当时肃慎人祈福的地方在“喜都”,也就是现在的长春,后来当地的部落氏族在历史长河中逐渐与汉族融合,慢慢开始说汉语了,“茶啊冲”与汉语的“长春”发音很近似,就将“茶啊冲”音译为汉语的“长春”了,并取代了原来的地名“喜都”,成为这里的地名了。“茶啊冲”是长春最早的古典历史名称。“茶啊冲”的历史早于“喜都”这个地名数千年。长春始建于公元前2130年(帝舜25年),是早期肃慎王国的第二个国王的都城,当时为肃慎部落南支(满族的先祖)的主要聚集地,称这里为喜,肃慎的第二代国王在此修地修建了土坯城墙和宫殿,称此地为“喜都”。当时已有人口近千户,这是长春最早的古典历史,所以“喜”也应该是长春的简称。扩展资料:长春还有个老名就叫宽城子。清嘉庆五年五月,清王朝应吉林将军秀林的请求,决定在蒙地上“借地设治”成立长春厅,设理事通判衙门。这是清代开国以来在蒙地上设立的第一个地方政权。它标志着开发蒙地的开始,也。长春市地名的来历? 清嘉庆年间(1800年)清政府在长春设立行政机关,当时名为“长春厅”,长春也由此得名。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就是长春的月季花很多,盛开时,姹紫嫣红,分外妖娆,而月季花。长春的由来? 有人说长春名称由来是“长春花”,这种花曾在1936年版的“大辞海”中有介绍,但长春没有这种花,此说并不成立。其实“长春”源于满语的谐音。“古时女真族举行祭天仪式,口中会不停说一句号子,叫‘茶阿冲’,这个词并无具体含义。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解释,把“茶阿冲”连起来快速读,发音很像“长春”。长春另有一名“宽城子”,“当时这个城市东西3.5公里,南北两公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东西为宽,南北为长”。

#中国古代史#茶啊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