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里移动需不需要能量

2020-09-30知识6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神经递质去哪了 神经递质与受2113体结合后会失活。进入突触5261间隙的乙酰胆碱作用4102于突触后膜发挥生理作用后,1653就被胆碱酯酶水解成胆碱和乙酸,这样乙酰胆碱就被破坏而推动了作用,这一过程称为失活。去甲肾上腺素进入突触间隙并发挥生理作用后,一部分被血液循环带走,再在肝中被破坏失活;另一部分在效应细胞内由儿茶酚胺内由儿茶酚胺位甲基移位酶和单胺氧化酶的作用而被破坏失活;但大部分是由突触前膜将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回收到突触前膜处的轴浆内并重新加以利用。多巴胺的失活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失活相似,它也是由儿茶酚胺氧位甲基移位酶和单胺氧化酶的作用而被破坏失活。突触前膜也能再摄取多巴胺加以重新利用。扩展资料:乙酰胆碱和胺类递质都在有关合成酶的催化下合成,且合成过程多在胞质中进行,然后储存于突触囊泡内。肽类递质则在基因调控下,通过核糖体的翻译和翻译后的酶切加工等过程而形成。递质与受体结合及生效后很快被通过酶促降解和突触前末梢重摄取等方式消除。例如,附着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酯酶能迅速水解乙酰胆碱为胆碱和乙酸,生成的胆碱则被重摄取回末梢内,用于重新合成新递质。去甲肾上腺素的消除主要通过末梢的重摄取,少量通过酶解失活。。

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里移动需不需要能量

神经递质是蛋白质么?比如说乙酰胆碱 神经递质一般是些小分子物质,而不是蛋白质。神经递质是指由神经细胞合成,突触前膜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并能产生突触后电位的信息传递物质。重要的神经递质和调质有:1、乙酰胆碱。最早被鉴定的递质。脊椎动物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某些低等动物如软件、环节和扁形动物等的运动肌接头等,都是以乙酰胆碱为兴奋性递质。脊椎动物副交感神经与效应器之间的递质也是乙酰胆碱,但有的是兴奋性的(如在消化道),有的是抑制性的(如在心肌)。2、儿茶酚胺。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多巴胺(DA)。交感神经节细胞与效应器之间的接头是以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3、5-羟色胺(5-HT)。5-羟色胺神经元主要集中在脑桥的中缝核群中,一般是抑制性的,但也有兴奋性的。扩展资料神经系统中具有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的化学物质很多,并非都是递质,成为神经递质须具备下列条件:(1)递质应在相应的突触前神经元内合成,此神经元应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及相应酶系;(2)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神经元末梢时,该神经元将贮存的递质释放至突触间隙;(3)释放到突触间隙的递质能作用于突触后神经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产生生理效应;(4)递质在行使效应后,应。

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里移动需不需要能量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里移动需不需要能量 楼主来是在做16年生物全国新课自标一卷的第四bai道选择题吧?答案du选择的是zhiB,因为题目中间dao设定了一个误区,一般在教学当中,我们常说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到突触间隙的时候是通过胞吐的方式,自然是需要消耗ATP的,但是一般不强调到了突触间隙之后在突触间隙中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传递。这就是这个选项的考点,实际上在间隙中的移动属于扩散,是从高浓度(前膜附近)向低浓度(后膜附近)移动,因此是不需要ATP供能的,因此B选项是错误的。

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里移动需不需要能量

C.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及突触后膜中 A、激素不提供能量,不参与构成细胞结构,只起信号分子的作用,A错误;B、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兴奋,B正确;C、乙酰胆碱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后由突触小泡.

释放神经递质是否需要能量,与之结合是否需要能量? 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需要神经突触中线粒体氧化分解糖类的能量,与之结合不需要能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授体(一种糖蛋白)结合.

#乙酰胆碱#突触传递#神经元细胞#神经系统#乙酰胆碱受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