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蜀吴三国鼎立,还是应该叫四国分割?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知道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汉室衰微,于是各路军阀纷纷各自为营。东南地区孙氏集团割据一方,历经几代人,在孙仲谋的统治期间达到巅峰;西南地区编草鞋的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成都称帝,南收蛮夷,北上五丈原,联吴抗曹;北方的...
-
袁绍如果听了策士进言,获得官渡之战胜利,最终能否统一天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临江仙》众所周知,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三国时期,一直是令人讨论最多的存在。当年袁绍把何进忽悠瘸了,让宦官和外戚火并然后同归于尽,这样他们士族大家就成了唯一的势力,下一步就是架空皇...
-
官渡之战期间,一位谋士说出八个字,令袁绍万劫不复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回,发生在官渡之战的最后决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袁绍、郭图、张郃、高览和曹操。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看到乌巢火起,袁绍知道镇守乌巢的大将淳于琼遭到曹操的重创。于是,袁绍召集文武商议对策。大将张郃主动请缨...
-
袁绍病逝后,他帐下的8大谋士9大名将,都投靠了谁?
袁绍是汉末名门“汝南袁氏”出身,还是“四世三公”之后,所以他起兵后,得到了世家大族的支持,很多有才之士投靠到了他的帐下,这让袁绍麾下聚集了大将的人才,使他在短时间内快速壮大。袁绍是董卓之后的最强诸侯,但是他自身的缺点“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
-
这5位降将,将蜀汉推向了毁灭的深渊,最让人痛恨的非他莫属
三国降将遍地走,刘备、孙权、曹操帐下都有不少降将,例如马超、黄忠、姜维、张辽、张郃、太史慈、甘宁等名将,都是降将。不过降将有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招揽对方大将,可以削弱对方实力,增强己方实力,但如果己方大将关键时刻投降,会给对手雪中送炭,给己方...
-
“建安七子”中,这两人都曾痛骂曹操,结局却截然不同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学成就,所以“建安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
-
曹操官渡之战的胜利,是因袁绍不听谋士劝告,导致他政治上失义
三国群雄并起,实在是诸侯争霸的时代,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人就有:曹操、刘备、袁绍、吕布,等等,非常的多!而且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因为《三国演义》而被很多人熟知!其中决定曹操胜利的战役官渡之战,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是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
蜀汉之外,挑选5员悍将,他们能打赢蜀汉五虎上将吗?
罗贯中有着明显的“褒刘贬曹”倾向,所以演义中,虽然蜀汉的实力较弱,大将较少,但蜀汉的大将质量很高,尤其是蜀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黄忠、马超和赵云,都是三国中的顶级名将。蜀汉五虎上将中,关羽的战绩最好,他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他斩杀了西凉...
-
曹操在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都损失了哪些战将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魏统一北方的基础,赤壁之战延缓了曹魏统一天下的步伐。可以说这两场战争对曹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两战,然而它们一胜一败。曹操处于劣势时,反而以弱胜强战胜袁绍。处于优势时,却以强败弱输给了孙刘联盟。这和曹操的用人之策有关,然而曹操在...
-
七万精甲为何甘心为曹操慷慨赴死?其战前鼓动能力,至今无人匹敌
一代权相曹操留给后人的评价褒贬不一,有说他奸诈狡猾,有说他雄才大略。但无论如何,终其一生,曹操都只以东汉丞相的身份在历史舞台上纵横捭阖。要知道,兵权在握的曹操,只要愿意,汉家江山唾手可得,但他到死都没有做篡位逆臣。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