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三个亡国之君特有意思,一个是秦二世胡亥,一个是隋炀帝杨广,还有一个是明朝崇祯皇帝。
秦二世胡亥本来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英明神武的秦始皇在最后一次巡游的时候,不幸暴毙而亡,死在了沙丘。他这次出行带着他的小儿子胡亥、心腹赵高和帝国丞相李斯等人。
而他去世的消息只有这三个人知道,于是三个人狼狈为奸、互相勾结,封锁消息,篡改了始皇帝陛下传位于长公子扶苏的遗诏。最后胡亥顺利登上皇位,长公子扶苏被赐死,扶苏的支持者军方将领蒙恬也被逮捕。
胡亥当上皇帝后,重用宦官赵高,赵高是个有野心的人,他先是除掉了李斯,然后大权在握,指鹿为马,把秦帝国弄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揭竿而起,加速了秦帝国的崩溃。
秦帝国崩溃的时候,秦二世胡亥也走了人生的末路。
关于秦二世胡亥临死前的记录,《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十分详细:
二世入内,谓曰:“公何不蚤告我?乃至於此!”宦者曰:“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蚤言,皆已诛,安得至今?”阎乐前即二世数曰:“足下骄恣,集解蔡邕曰:“群臣士庶相与言,曰殿下、阁下、足下、侍者、执事,皆谦类。”诛杀无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为计。”二世曰:“丞相可得见否?”乐曰:“不可。”二世曰:“吾原得一郡为王。”弗许。又曰:“原为万户侯。”弗许。曰:“原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阎乐曰:“臣受命於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麾其兵进。二世自杀。
大概意思就是说,尝到权力滋味的赵高越来越对秦二世不满意,于是找来了自己的女婿咸阳令阎乐和弟弟郎中令赵成,说出了自己想杀掉秦二世另立新君的想法:
“上不听谏,今事急,欲归祸于吾宗。吾欲易置上,更立公子婴。子婴仁俭,百姓皆载其言。”
二人当即表示赞同。
很快阎乐带着人马去了秦二世居住的地方。秦二世还搞不清楚怎么回事,问身边的太监什么情况,为什么搞成这个样子,不早告诉我。
身边的太监说:“正因为我没有告诉你,我才活到了今天。否则,早就被杀死了,哪能活到现在。”
秦二世很无奈,阎乐说:“死到临头,还有什么好说的,你这个无道暴君,搜刮民膏,残害无辜,天下人人得而诛之,事到如今,你自己看着办吧!”
胡亥是个怕死的人,他说,我能见见丞相吗?
阎乐:还有什么好见的呢?
胡亥:我请求当一个王。
阎乐:算了吧。
阎乐:那当个万户侯呢?
阎乐还是摇摇头。
胡亥:那当一个平民总行了吧。
阎乐很不耐烦,说这多么干嘛呢?没办法,秦二世胡亥自知无望,于是拔剑自刎。
其实,他直接了当还爽气一点,这一连串的发问求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贪恋红尘,还想苟全性命于乱世的亡国之君。秦二世徒劳而绝望的神态,被写得淋漓尽致。
秦二世临死之前的表现实在是不像一个皇帝,太掉底子了。
相反,隋炀帝杨广临死之前却表现出了帝王的气概。
秦二世胡亥死后过了825年,也就是公元618元。败家子隋炀帝迎来了自己的人生末路。
隋炀帝杨广连死之前和秦二世胡亥的气质完全不同。隋炀帝杨广面对死亡的时候,依然闲庭信步,知天乐命。
据说,隋炀帝杨广临死之前,曾揽镜自照,并对萧皇后说:“我的好脖子,谁要来砍?”
大概意思是:我这么高的颜值,不知道会死在谁的手里?
萧后有些惊慌,隋炀帝倒是非常达观,还安慰皇后:“富贵贫贱,痛苦欢乐,轮流交替,何必悲伤!”
《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五卷记载了这件事:
又尝引镜自照,顾谓萧后曰:“好头颈,谁当斫之?”后惊问故,帝笑曰:“贵贱苦乐,更迭为之,亦复何伤!”
在生命的最后,隋炀帝杨广说:“天子死自有法,何得加以锋刃!取鸩酒来!”
但叛乱的士兵并没有满足杨广的要求,没办法,隋炀帝只好命人将自己缢杀。
虽然隋炀帝杨广并没有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但比起秦二世的猥琐,隋炀帝完全展现出一个帝王的气势,甚至不像是亡国之君。
隋炀帝杨广去世的一千年后,也就是公元1644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大明王朝迎来了自己的末路,大明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也迎来了自己的人生末路。
关于崇祯前的最后一刻,《明季北略》上记载:
丁未五鼓,上御前殿,与二人手自鸣钟集百官,无一至者。遂散遣内员,手携王承恩,入内苑,人皆莫知。上登万岁山之寿皇亭,即煤山之红阁也。亭新成,先帝为阅内操特建者。……遂自经于亭下海棠树下,太监王承恩对面缢死。
也就是说崇祯皇帝知道自己活不久了,遣散了皇宫人员,然后一个来到了万岁山的寿皇亭,看了看最后的人间后,毫无犹豫的殉国了。
据说,崇祯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时,左脚是光着的,而右脚只穿着一只红鞋,年仅33岁,且身边只有太监王承恩一人。
崇祯皇帝自杀前说:“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话说的漂亮,但又有什么意义呢?
对比秦二世胡亥、隋炀帝杨广和崇祯皇帝,三个人临死之前的表现,还是隋炀帝杨广的最有帝王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