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土壤地球化学普查实施方案 常规地球化学方法

2020-09-24知识9

地球化学普查水系沉积物测量记录卡中n7代表什么意思通过系统地测量天然物质的地球化学性质,发现各种类型的地球化学异常的一种调查方法。天然物质可以是岩石、土壤、水、水系沉积物、植物或气体等。所测量的地球化学性质主要是元素的含量。地球化学勘查一直是通过地球化学异常的线索来找寻矿床。近年来地球化学勘查的应用范围在逐步扩大,它不仅可用于找矿,还可为解决环境污染、农业、畜牧业、地方病以及各种地质问题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地球化学异常成矿物质在矿床形成或解体过程中留下的,在各种天然物质的元素分布的正常模式或背景模式的基础上能够辨认出来的一切印迹,都可称为地球化学异常。在找矿中有意义的是正异常,即在背景模式上显现出来的元素高含量地带。负异常,与背景相比元素的低含量带,在找矿与其他方面的实用意义也已开始受到重视与研究。地球化学异常 按规模分下列3种。①地球化学省。是规模最大、含量水平最低的异常。其范围可达数万平方千米或更大。如非洲的赞比亚,根据水系沉积物Cu含量大于20ppm圈出的铜地球化学省,面积为8000多平方千米,该国重要铜矿床几乎都在这铜省内。②区域性异常。是矿田或大型矿床周围广大范围内的矿化引起的,面积达数十至。

土壤地球化学普查实施方案 常规地球化学方法

∶地球化学普查样品配套分析方案 以地球化学异常查证和矿产地质调查为目的的1∶50000地球化学普查工作,主要采集水系沉积物、土壤和岩石样品,分析元素的选择以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比例尺1∶200000)中有异常反应的元素,或测区内已知矿化元素和具有找矿意义的伴生元素和指示元素为依据,一般只选择数种至十几种元素进行分析即可满足要求。早期对分析方法技术指标没有统一的要求,分析方法的选择也比较随意,样品分析质量的要求只能达到近似定量的水平。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地球化学普查工作的需要,1∶50000地球化学普查样品分析质量需要提高到定量水平。为此,2007年7月,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地球化学普查(比例尺1∶50000)规范样品分析技术要求补充规定》,并组织实施。《地球化学普查(比例尺1∶50000)规范样品分析技术要求补充规定》中除了列举33种供选择分析的元素外,对选择的分析方法的分析技术指标要求也作出了统一规定,并根据当前的分析技术水平提出了5套配套分析方案(表84.6、表84.7、表84.8、表84.9、表84.10)。表84.6 ICP-OES和XRF为主体的配套分析方案表84.7 ICP-AES为主体的配套分析方案续表表84.8 ICP-MS为主体的配套分析方案表84.9 XRF为主体的配套分析方案表84。.

土壤地球化学普查实施方案 常规地球化学方法

地球化学普查土壤剖面测量是什么意思 就是一般的土壤垂直2米以内的图层的立体构成,分层化学成分,化学性质,物理构成,物理特性的综合。来判定土壤的用途和适宜程度。

土壤地球化学普查实施方案 常规地球化学方法

地球化学勘查的勘查程序 70~80年代发展了一些较完善的地球化学勘查程序。它们的基本思路是运用高效率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在广大面积内进行广泛的侦察,舍弃大片没有希望的地区,缩小找矿靶区,然后用效率较低,但能较精确的圈定矿化范围的方法在已经缩小的靶区范围内工作。这种做法可以用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找到有经济价值的矿床。中国采用的工作程序包括:①区域性扫描及普查。区域性扫描所发现的大量异常经过筛选,挑出其中有远景的异常进行检查。②异常检查。迅速再作少量工作对所发现的异常取得更详细的情报,以便精选出最有远景的少数异常进行详查。③异常详查。详查的要求是精确地圈定矿化范围,了解其产状与剥蚀程度并估计其经济价值以便布置钻探工作。④钻探验证。根据钻孔中原生异常资料继续追踪盲矿。在不同工作阶段,要根据地质地理条件及每一阶段的工作目的选用最合理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具有遥测能力,因而成为区域扫描阶段最有效的地球化学方法,特别是在多山地区。湖积物地球化学测量采集湖心底部沉积物样品,可以近似估量湖四周高地上元素的平均含量,因而在加拿大等多湖国家已经发展成标准的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在其他特定条件下,。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简称物化探所)作为国家现代地质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担负着我国地学领域中勘查地球物理(物探)与勘查地球化学(化探)两大学科的研究开发及推动相关技术进步的任务,形成了拥有电磁场精细勘查、弹性波场勘查、位场勘查、地下物探、航空物探、物探数据处理、应用地球化学、地球化学填图、生态环境地球化学、深穿透地球化学、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技术、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研制、油气物化探理论与方法、矿产资源勘查研究等物化探技术方法的国家级科研技术创新基地。2009年承担各类科研地调项目99项,年度经费共计9774万元。其中:国家科技及专项项目(课题)27项,经费2794万元;地质调查项目38项,经费3704万元;省级财政专项5项,经费2826万元;所长基金29项,经费450万。所长兼党委书记韩子夜(中)、副所长徐刚峰(右二)、副所长胡平(左二)、副所长徐龙强(右一)、副所长史长义(左一)2009年重要科技进展及科研成果航空电法测量技术应用及新技术研发均取得重要进展:“863”重大计划课题“时间域航空电磁勘查系统研制”成功实现了磁矩达到50万A·m2的航空地球物理勘查发射机研制,高灵敏度宽带三分量。

#地球科学#元素分析#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与工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