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扣动了改变大唐命运的总机关

2020-09-24新闻8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扣动了改变大唐命运的总机关

唐高祖后期,他的几个嫡子,为了争夺储位而闹得不可开交。

李建成、李世民,这两个长子和次子之间,他们的争斗已经达到白热化。

一次,李建成设宴,请李世民喝酒,谁知喝完酒后回来吐血。这肯定不是一次意外。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扣动了改变大唐命运的总机关

李渊闻讯后立即给李建成下了一道手谕:“秦王一向不能饮酒,从今往后不准再举办夜宴。”

言下之意是警告太子不要再玩什么小动作,为了安抚李世民,同时消解他们之间的冤仇,李渊还亲自前去探视。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扣动了改变大唐命运的总机关

虽然这么受气,虽然他身边的将士们都为他抱不平,但李世民很无奈,只能暂时的忍受,因为他目前是个弱者。

首先,李渊是国家的主宰,手握重兵。虽然他坚决反对儿子之间骨肉相残,但态度很明显的偏向太子那边。

李建成这里占有法理,他是当然的继承人,所以,搞什么事情都可以名正言顺的进行。

李世民就不行了,他这边除了人和占点优势,其他什么都不占。所以他只能忍气吞声。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扣动了改变大唐命运的总机关

此时,边关军情紧急,突厥大举入侵。以往出现这种情况,都是秦王府的一帮众将士去为国捐躯。李建成心想,这次不能再让李世民出风头了,于是奏请高祖保举齐王李元吉领兵出征。

高祖欣然同意,命李元吉率领右武卫大将军李艺、天纪将军张瑾等人驰援乌城。李元吉这下找到了正当的借口,将秦王府的一干众将领,像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秦叔宝等,还有秦王帐下的精锐部队,悉数编入了他的北征军。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扣动了改变大唐命运的总机关

事情明摆着,太子和齐王合谋,就是借此机会拆散李世民的手下,把他变成砧板上的鱼肉,随时可以置他于死地。

李建成对齐王说:“眼下你已兼并了秦王的精兵猛将,手握数万部众。我准备在昆明池(唐长安城西南)设宴为你饯行,到时候我把李世民也拉上,在饯行宴上命壮士将他击杀,告诉父皇说是暴病而亡,父皇不相信也得相信。”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扣动了改变大唐命运的总机关

说完这些,一看李元吉没有表态,知道不给甜枣是不行的,于是接着说:“事成之后,我自当命人游说,让圣上把朝政大权移交给我。即位之后,我自当立你为皇太弟。尉迟敬德等人既然已落入你的手中,最好在出征途中随便找一个借口将他们全部砍杀,看谁敢不服!”

一切都在计划中开始实施了。如果这次计划能够实现,那史书上的记载应该就是“昆明池事变了。”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扣动了改变大唐命运的总机关

但历史就是这样,往往在最关键的紧要关头,总是会出现各种意外,正因为有这些偶然事情出现,历史才充满了变数,事情的结局也往往让人唏嘘,叹息。

此时就有一个小人物出现了,虽然正史上没有他的传记,但他却是真正改变历史的关键人物。 他叫王晊,时任东宫的率更丞。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扣动了改变大唐命运的总机关

太子和齐王的计谋刚刚议定,王晊就赶到了秦王府,将这个绝密情报告知了李世民。

事情已经被逼到这个地步了,不反击也不行了。李世民闻听此信,马上召集身边的文臣武将共同商量对策。

还有什么好商量的,“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个浅显的道理谁不懂?于是调兵遣将,选好伏击地点,各位将领各司其职。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扣动了改变大唐命运的总机关

于是在第二天的清晨,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玄武门事变”。于是李世民在险中取胜。于是“胜者为王败者寇”,李世民成了王,李建成则成了寇。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扣动了改变大唐命运的总机关

现在来回味这个事变的全过程。当时发生“玄武门事变”时,李世民他们并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是很仓促的,而且是被迫的,并不是主动设局。

但是不抗争就是等死,与其引颈受戮,还不如拼一下。不是幸运的生,就是壮烈地死。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扣动了改变大唐命运的总机关

而触发这次事变的机关,并不是什么名将或者高士,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卒,这个的确出乎一般人的预料。

谁说英雄造时势,有时候小人物也同样能创造历史。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参考资料: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隋唐#李世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