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一提起三国来,男女老少都能说上几句。的确,三国的故事流传至今,千年不衰,是因为它的确精彩纷呈。
但是大家考虑过没有?每一个精彩的故事背后,却都包含了百姓遭遇兵燹,生灵涂炭的斑斑血泪。
据统计,东汉末年(公元157年)时,全国总人口约5600万,经过黄巾起义到三国鼎立刚刚一百年的时间,全国的人口是魏国443万(公元263年),蜀国94万(公元263年),吴国200万(公元280年),共计约730万,人口损失率达到87%。
曹操在《蒿里行》中“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就是描写了战争过后,北方大地的一片萧索景象。
董卓
战争是要死人的,而且每次打仗,都是需要粮草来支撑的。
可是,连年的战乱,百姓流离失所,耕地荒芜,那些打仗所需要的钱粮,从哪里筹措呢?
“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于遗,又使吕布领兵发掘诸帝王陵墓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宝”。(《后汉书·董卓列传》南朝·宋·范晔)
先说董卓吧,他派自己的干儿子吕布,扫雷般挖了洛阳周围方圆二百里的墓葬,东汉十一座皇陵和贵妃们的墓,全都无一幸免。
董卓被诛之后,最终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三家又开始了你争我夺的较量。
但他们打仗也需要养活军队,那他们的钱财从哪里筹措呢?
曹操和刘备开始各想各招。
墓葬
曹操从董卓的盗墓中受到启发:现在百姓生活的这么艰难,再搜刮也榨不出多少油水了,那就从死人身上想办法吧。
为此曹操专门设置了发丘中郎将这个部门,下设“摸金校尉”这一官衔。
这个职衔的人是干什么的?套用现代正规的名称,应该叫盗墓办公室主任,也就是专职的盗墓贼,目的只有一个,从死人那里弄来源源不断的金银财宝,为军队提供军饷。
据说这些摸金校尉还真能干,后来盗了一个大墓:梁孝王墓。
这个墓葬里财宝如山,金银玉器无数,就靠着这一个墓葬的财宝,养活了曹操的几十万大军整整3年,令人叹为观止,摸金校尉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曹操
蜀国的刘备呢?其实他也很想用这种办法来筹措军饷,可惜他没法做。为何?
一则巴蜀地处偏远,很少有王陵,即使有一两座王陵,他也不敢动——他是刘氏后人,挖汉朝的王陵,不等于是在掘先祖的坟吗?
于是他开动脑筋,发明了一个来钱的渠道,但他的这个想法一实施,却给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
他的生财之道是什么呢?就是铸造钱币。
腰牌
刘备听从了刘巴的建议,开始改革货币。
他派人四处搜刮铜材,用这些铜材铸造出的货币,叫做“直百五铢”,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新铸的一枚钱币,顶过去的100枚五铢钱使用。
一开始所铸铜钱有9克左右的分量,后来就越来越轻,一直减到仅3克左右的重量,这和一枚普通的五铢钱几乎没有区别了。
这项政策迅速为刘备积攒了大量的财富,史料记载“(刘备)数月之间,府库充实”,但老百姓却倒了霉,承担了货币贬值的全部损失。
等到刘备建立蜀国后,又继续推行过几次这样的政策。
蜀国发行的钱有“值百钱”、“键为五铢”、“太平百钱”、“定平一百”等等名目,但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所铸新钱的重量越来越轻,到最后竟然发行了重量仅0.5-0.9克的钱币。
刘备
结语:
曹操和刘备虽然采取的办法不同,但是都达到了相同的结果——筹足了所需的军费。
但从他们所干事情的初衷和结果来看,二人的境界却大不相同了。
曹操只是“打搅”了沉睡于地下的帝王将相,却没有加重百姓的负担,度过暂时的危机之后,就开始实行屯田制。屯田制见效后,就再不干那些盗墓的勾当了。
他开始鼓励农业生产,从税收上面获取军饷。他所受的税收,是按照人头每家每户最多的出到300钱,最少的只要23钱,都有明文规定。
虽然这个赋税的额度在当时也比较重,但是相对来说,百姓的日子还是比较好过的,因为青壮年如果参军的话,是可以免除一定税收的,所以相对来说并不算太大。
携民渡江
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刘备不得不踏上逃亡之旅,但由于舍不得新城和樊城的百姓,于是带着百姓一起踏上逃亡之路。
这段史料被后人加工成“携民渡江”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表现出刘备的仁义、爱民形象。
但是看到刘备利用新币,来坑害老百姓的做法后,不由得使人产生疑问:这么仁义爱民的刘备,岂能干那些坑害老百姓的勾当?
但再看一个例子,往下一深思,才恍然大悟——所谓刘备的仁义、爱民,不过都是一些幌子罢了。
当阳桥
当年在当阳的长坂坡,刘备打了败仗,被曹操的大军在后边紧紧追赶。此时的刘备,早已三个魂吓掉了两个半,最后连老婆孩子都不顾了,自己跟诸葛亮、张飞等几十个人骑马先逃了。
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关键时刻连至亲骨肉都顾不上的人,哪还有心思去照顾老百姓?
再一分析,原来刘备携民渡江,并不是要保护老百姓,他连自己的命都不保了,哪有那个实力来保护百姓?
真实的情况,应该是刘备想靠着老百姓来做掩护,虽然带着他们一起走会影响行军速度,但是混在百姓中,可以使目标不那么明显,而且一旦成功躲开敌方的追兵,这些百姓就可以成为今后最需要的人力资源。
原来事情的症结却在这里!
《三国演义》中使劲“褒刘贬曹”,现在看来,是应该正本清源了。
参考资料:
《三国志》西晋·陈寿
《华阳国志·卷六·刘先生志》东晋·常璩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