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国梦·黄河情丨客栈、蓑衣、田野……淄博这个村子把日子过成“诗和远方”

2020-09-24新闻16

(记者:孙靓 编辑:王磊)(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三山渺渺鸾鹤远,七泽茫茫蓑笠寒。”淄博高青蓑衣樊村主路两旁的白墙上每隔一段路,就有一句有关蓑衣的诗句。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年间,有一樊姓人士在这里定居,以编制蓑衣闻名,所以取名蓑衣樊。如今,人们用不到蓑衣,编织蓑衣的手法逐渐消失。

中国梦·黄河情丨客栈、蓑衣、田野……淄博这个村子把日子过成“诗和远方”

推开有些褪色的红色大门,71岁的司方香从小马扎上站起来,有些拘谨地向来访的记者一行打招呼,院里地上铺放着一件还未编完的蓑衣。有陌生人在,司方香有些不太适应,但是拿起茅草,投入了编织后,司方香逐渐放松起来。

司方香正在编织的蓑衣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他从右手边拿起几根茅草,先穿过左边编织好的孔眼,穿过的同时把茅草搓紧,再穿过右边的孔眼,最后用力扎紧。就这样反复,像织毛衣一样,一个小孔接着一个小孔。

中国梦·黄河情丨客栈、蓑衣、田野……淄博这个村子把日子过成“诗和远方”

最后成形的蓑衣有两层,外面一层是长长的茅草杆,里面一层是茅草搓条编成的网状披风。下雨时穿上两层的蓑衣,雨水顺着外层的茅草杆流下,加上里面的一层,身上不会被打湿。

编织这样一件蓑衣,上了年纪的司方香需要花费两天的时间,一件蓑衣售价两百元。现在,司方香并不靠卖蓑衣生活,村里有贫困户补助,能够满足日常开销,编织蓑衣成了他打发时间的兴趣。

蓑衣编织的手艺并不难,但是年轻人用不上蓑衣,也不愿意学。为了发展乡村旅游,也为了传承蓑衣文化,蓑衣樊村专门组织年轻人学习编织蓑衣。“编蓑衣在我们村的技术中断了有20年,后来为了发展乡村旅游,我们又把这个老的手工艺拾了起来,所以找了两个年轻人(学习)。”蓑衣樊村党支部书记司国营说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