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成年人中常见的问题,特别是长期久坐的上班族、消化功能差的老年人更易高发。但你不知道的是,其实小宝宝们同样可能会出现便秘问题。特别是在添加辅食、2岁后的阶段,极容易受到便秘困扰,妈妈们更是为此忧心不已。
宝宝出现大便异常,首先要分析孩子是否真的存在便秘问题。一般情况下,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不频繁,因为母乳容易被消化和吸收,所以宝宝通常在2-3天有一次大便,甚至是更久的时间,但只要是大便在细软的状态,就属于正常情况。
如果,宝宝大便次数减少了,同时还出现了大便干结、大便费力等表现,这就可能是便秘到来的信号。
特别是吃辅食的宝宝,由于肠胃消化功能不完善,再加上新手宝妈没有喂养经验,所以便秘也会因此到来。2岁后的宝宝,饮食一般都和成年人一样。如果摄入的饮食过于精细、宝宝不爱运动等,同样也会引发便秘。
面对宝宝便秘,家长可通过以下10个小方法来进行调理:
1.食物调整
宝宝的饮食虽然需要营养,但是也应避免摄入过多的肉类和精细粮食,因为这些食物大多不含有纤维成分,而且肉类不容易被消化和吸收,会加重便秘症状。所以,这阶段可适当给宝宝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比如西兰花、豌豆、蘑菇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2.进食量调整
无论是肠胃蠕动,还是肠道自身的代谢和修复,都需要有足够的食物摄入。如果宝宝进食量过小、过于偏食等,都可造成肠动力不足,从而诱发便秘。针对这一类宝宝,家长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并对偏食进行纠正。
3.奶粉选择
如果宝宝还没有彻底断奶,这时家长选择奶粉就需要注意了,因选择正规的配方奶粉,避免普通类型的奶粉摄入,特别是含有高钙、酪蛋白的奶粉,这两种成分在胃酸作用下容易凝结成块,不利于消化,还会导致便秘出现。
4.粗粮
很多家长都认为,宝宝的肠胃非常娇嫩和脆弱,不适合吃粗粮,所以将饮食都进行了反复加工。但实际上,宝宝同样可以适当吃一些粗粮,比如小米、燕麦、芝麻等,都可以代替一部分的精细粮食。
5.培养生活习惯
生活不规律不仅会打乱体内的生物钟,同时还会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比如宝宝喜欢熬夜、不按时睡觉、偏食等,就可能导致肠胃蠕动能力减弱,从而出现便秘。所以,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的生活规律和习惯。
6.养成如厕习惯
有部分宝宝的如厕意识相对较差,家长没有及时培养,就会导致宝宝无法形成排便条件反射,从而导致便秘出现。所以,家长可适当对孩子进行指导,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7.运动
1岁以上的宝宝就可以开始室外活动了,如果宝宝一直都娇生惯养,缺乏正常的生理锻炼和活动,那肠胃蠕动同样会减慢,很容易出现积食、便秘等问题。所以,家长应适当带宝宝进行户外锻炼。
8.注意补水
在宝宝正常饮食的同时,水分补充也不能缺少。每天让哈子摄入充足的水分,能充分的软化体内大便,起到预防和辅助治疗便秘的效果。特别是没有进行母乳喂养的孩子,更应注意水分补充,在两餐奶粉之间可适当添加一次水摄入。
9.益生菌
由于孩子的肠道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很难抵挡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所以,妈妈们可以按照医生建议,适当给孩子摄入调理肠道的益生菌。益生菌中具有一定抗菌物质和活性菌群,能帮助自身消化、促进肠胃蠕动。
10.按摩
在平时可以让宝宝平躺,然后宝妈将双手搓热,顺时针方向对宝宝肚子进行按摩,每次坚持10-15分钟,一天进行2次左右,借用外力就能帮助肠胃蠕动,促进大便排出。
如果妈妈们经过多方面的生活调理之后,宝宝的便秘症状仍然没有缓解,此时就医检查还是有必要的,首先要排除的就是肠道疾病可能。在没有疾病的前提下,可以按照医生建议适当使用药物来帮助宝宝排便。如果查出了疾病因素,更应配合医生进行治疗。